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扇贝虽已出走,监管不可缺位

2018年02月01日 09:51   来源:钱江晚报   魏英杰

  每年到股市年报披露期间,也是段子横飞的时候。这两天有一段短视频在网上爆红,拍的是一群扇贝在海里“奔跑”的画面。当然,这并不是简单的科普视频,而是让人想起,上市公司獐子岛近日在年报里声称自家扇贝又“跑”了的事情。

  视频让人会心一笑,而面对上市公司业绩预报,投资者只有苦笑的份。因为扇贝绝收的后果很严重,这导致獐子岛大幅调整2017年业绩预告,修正后预亏5.3亿元至7.2亿元。而在第三季度报中,该公司预计本年度净利润可达0.9至1.1亿元。问题还在于,类似扇贝跑了的故事,该公司在2014年就上演过一回。

  业绩变脸,这在A股市场本不少见,但变得这么快,变动幅度这么大,却不常见。海洋养殖也确实存在天灾等不可控因素,蹊跷的是,每次扇贝跑了之前,该公司都发生股东减持等事宜。就说这次,去年8月獐子岛刚披露了一份靓丽的半年报,随后该公司董高监及核心骨干员工入股的一只基金就公告了减持计划,而在该基金减持套现后不久,就发生了上述业绩预亏。

  当然,上市公司也可以说自己减持完全合规,但这同时也暴露了一点,即上市公司业绩预报利好与业绩实亏(预亏)之间存在着资本炒作空间。一般来讲,年报预增的股票会吸引新资金进入,而如果股东借机减持,到时业绩发布不如预期的话,很多投资者就可能被套牢。就这点来讲,在信息披露、减持规定等方面还存在健全与完善的空间。去年,监管部门发布减持新规后,上市公司董高监、大股东的违规减持、无序减持行为受到了一定遏制,但还要在落实中压缩监管套利空间。

  上市公司巨亏,对股市和投资的冲击不小,那么该如何减少这种冲击呢?应该说,业务有赚就有亏,不可能一家公司永远赚钱,也不能指望所有上市公司都是优质股,问题在于,有些公司业绩变脸实在太快,股价暴涨暴跌背后原因蹊跷,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及时发现苗头,及时要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时提醒投资者谨慎投资。

  一个治理良好的资本市场,应该是有进有退,既要吸引优质公司进来,也要坚决让垃圾公司退出。眼下,一些成长良好的公司,受各种上市条件所限,难以在A股上市,纷纷出奔海外资本市场,而一些每年靠卖房保壳、毫无实际业绩的公司,却得不到及时退市,这也极易打击投资者的积极性和信心。“扇贝又跑了”视频看似一个段子,其实蕴含着投资者对更完善市场监管的期待。看到这一点,才不会让人只有苦笑而又无可奈何。(钱江晚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