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的脚步临近,春天也将款款而来。一波冷空气携带着冰霜雨雪突然袭来,为即将进行的“年度大迁徙”提前“报幕”。
据此前数据显示,今年春运全国发送旅客29.8亿人次,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9亿人次。
在购票阶段“一票难求”的悲情渲染后,我们仍旧带着回家的渴望和浓浓乡愁向故乡奔去,那一趟趟免费开行的高铁爱心专列、扶贫专列、外来工专列、摩托车专列,载着的不只是归人,还有“雪中送炭”里的文化基因——扶贫助困。正如很多人说的那样,他们是春运大军中的主流,也是弱势群体。想想,这不是直抵人心的温暖吗?当然,一定要说一点令人哀伤的事,那就是写《乡愁》的余光中老人,把乡愁烙印在了“外头”游子的心中,把自己藏在了“里头”。
多少年来,春运一直被人们像吐槽春晚一样诟病。人们都从各自的需求点出发,无限放大个体的困难,然后悲情渲染着情绪对铁路部门形成围猎。其实我们都知道,春运是社会问题,而不仅是铁路问题。10.2万公里的普速铁路,2.5万公里高速铁路,应对日常运输绰绰有余,但把短期内人流激增当成对运力不足指责的借口,合理吗?看似数几十亿人口在流动,实则是寻根的心在不断位移中绘制人文面孔图像。毕竟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长期以来,我们对春运的情绪化指摘就在于这段客运交通的非常时期,我们把它当成务工人员返乡形成的交通狂潮,当成一种客运重负任务,愤愤然。但真的是这样吗?之所以有春运,是因为家情怀不变,故乡的魅力仍在,千百年来形成为“团圆”文化的影响力仍左右着人们的细想,那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当成一种幸福的渴望,抑或年度的“圆梦”之旅呢?
在绿皮车时代,家横亘在万水千山之末,遥远而漫长;如今高铁朝发夕至,家只是表盘上的指针。网络订票来了,彻夜排队的孤苦凄冷成为历史;微信支付宝支付方式让拿着现金的担忧消失了;刷个脸就能进站,“倍有面子”还方便快捷;高铁wifi让旅途充满色彩乐趣;高铁外卖让车厢少了刺鼻的泡面味道;接续换乘打开一条便捷通道;自主选座给了民众“能上能下,或左或右”的选择权。这不正是人文化的体现?不正是人文背景下春运新的打开方式吗?
其实,今夕何年,回家的路已不再漫长,把一年的盼望捻成一张票根,在车站、码头、渡口、机场拥挤的人群中整装出发,充满了隆重的文化仪式感。
每一次出行,从始发点到目的地并不是那么容易,其实我们的一句回家,背后都承载着无数人的汗水和泪水。春节,有谁不想回家?君不见铁路线上那些迎着冰雪逆行的身影,不见那车站列车上忙碌的脚步?他们也想回家,可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当我们带着积攒久远的豪迈情怀朝圣一般归来时,别忘了给头顶雪花,身披尘埃,助我们回家的服务者道一声谢谢。这是一个文明国度的国民该有的素养。
不要过分渲染悲情,其实我们回家的路一点都不冷。冰雪并没有打在我们的脸上,我们是在向着春天出。
人文情怀的背后,是精神世界铸就的人文面孔,有了年便有了春运,而春运也是我们认识春节和民族的窗口,也正是因为春运里的年情结,才把华夏神州变成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向心而行,向春天出发。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