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知识帮你挣了多少真金白银?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全民答题突然刷爆了朋友圈。王思聪傲娇地将“冲顶大会”的奖金提升到十万,今日头条旗下西瓜视频的“百万英雄”、映客旗下的“芝士超人”以及花椒直播旗下的“百万作战”则纷纷跟进狂撒百万现金收割用户,吃瓜群众们按捺不住纷纷加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战局。(1月8日《北京晨报》)
“用知识换取奖金”,看起来是一类比较有“文化内涵”的游戏形式。这些APP也标榜自身为“掌上益智类娱乐软件”“全民互动直播答题游戏”。可试问,在冷门知识众多的答题竞技中,又有多少,能激发用户的学习热情?又有多少,能带来全新的文化感受?想必,激发的不是全民崇尚知识的良好氛围,而是追名逐利的“赌徒心理”。
从形式上看,这几款APP都是以“答题闯关”的模式进行。通过组织用户答题竞猜,取12题后的“全对者”分享奖金。就目前来看,大部分答题直播类APP,题目设置的难度并不大,倘若一个人,有自信能答对其中6道题,那他面对的,就是近四千分之一的随机答题“全对率”。而这个数字也足以促使大部分用户“反复试错”“反复参赛”。
事实上,部分获奖用户在面对媒体的采访时,也谈到,他们之所以能“全对”,一方面靠专业知识,一方面靠“蒙”。可以试想,当“运气致胜”的成功率较大时,又多少人会专注于平时的知识积累,而不选择“蒙题拿奖”呢?“不思学习进步,只想碰运气发横财”的赌徒心理也由此而来。
所谓“全民答题竞技”,涉及的应该是人尽皆知的题目。可从这两天的答题中,可以看到题库中有不少题目相对“冷门”,且类型较为庞杂,恐怕只有极少数人能通晓全部类型的答案。加之,10秒钟的思考时间非常短暂的,大多数人都得凭第一印象迅速答题,“拼运气”的赌徒心理也就比“拼知识”的学习心态更强。当与大奖“失之交臂”时,还会促使他们不断增加投入成本,以求高额回报,而“赌”到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
当然,有赌徒心理并不是可怕。可怕的是,过剩的赌徒心理,容易蒙蔽部分用户的双眼,致使他们沉迷于直播题海当中,进而做出不理性的举动。事实上,在“答题直播”火起来之后,有不少人已经开始设想,开发相关的作弊器,以求迅速准确地答题。还有人开始不断给亲朋好友发送邀请码,甚至花钱购买“复活卡”“原题库”。任何游戏形式,在过度沉迷之后,都会滋生负面效应,用户的产生赌徒心态,是企业在推出新型游戏时,所应该避免的。
“答题直播”从概念上看比较新颖,它的出现也能改变直播行业中,以“色”为美的印象。而消除可能存在的赌徒心理,关键在调整运行模式。例如,增强用户以“知识获胜”的信心,在开始下一期直播答题前,预先告知题目所涵盖的范围,以文史、体育、科技、旅游等等人文色彩较强的题目为主,诱使用户学习相关内容,避免盲目答题。
的确,“知识就是金钱”,可知识转换为金钱的方式,应避免过度的功利化。《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指出:“提供互联网直播服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坚持正确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企业以高额奖金刺激用户答题,不为过,可也得防止“金钱诉求大于文化诉求”的情况出现,毕竟这与我们倡导的社会风气是不太相符的。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