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务大厅犯事者的"非公"身份不是"甩锅"理由

2017年12月20日 16:23   来源:武汉晚报   杨京

  日前据媒体报道,吉林市政务大厅多名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玩手机、打瞌睡。暗访记者离开时,还被人塞了大笔现金。当地最新回应称:6名涉事人员均非公务员编制,其中3人已被“亮黄牌”。同时,当地纪委已介入调查向记者“塞现金”一事。

  上班时间做和工作无关的事情,就是典型的庸懒散现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的现象也多半不是一天两天。通过暗访曝光后,对于涉事个人理当该整治的整治,该处理的处理,倒是没有可说的。

  在此之外,当地的回应里,还是透露着耐人寻味的意思。

  在事情刚刚曝出时,就有网友半带调侃地猜测,到最后撞上枪口的会不会又全是“临时工”。因为类似的事例太多,等到最终的官方回应再一次应验,大家与其感觉“巧合”,更多的可能是“意料之中”。

  回应中的任何内容,只要没有弄虚作假,其实并不值得指责。但在回应中突出强调涉事人员的“非公务员”身份,依然脱不开一种“划清界限”的思维。这种先表身份,再谈处理的套路,跟动辄“甩锅”给临时工,虽然说法不同,但背后的意味是异曲同工。

  在这样的官方表态背后,公众难免生出这样的疑问:是不是“非公务员”的职业素养普遍偏低,以至于出现问题是“情有可原”。或者是对这部分人的管理标准和工作要求不同?很显然,作为政府服务窗口,以上的任何一种情况都是不应该出现的。

  来政务大厅办事的老百姓,并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接待者的“身份”,他们甚至无法说清种种“编制”之间的区别。但在群众眼里,他们都是政府工作人员,同样代表政府的形象。无论“身份”如何,他们都应该秉承同样的工作规范和标准。

  可以拿来比较的一则新闻是,前不久云南省政府法制办在官网发布《云南省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拟规定,辅助人员履行职责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的行政执法机关承担。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无论是不是“辅助人员”,只要在某个岗位上由某人任职,这本身就是机构决策的一部分。对于某些政府机构来说,不对工作中的问题反躬自省,还在用“编制”“身份”作为挡箭牌,暴露的不仅是日常管理的缺失,更是作风问题的体现。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