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进不了“重点班”有多重焦虑

2017年12月14日 07:18   来源:光明网   陈方

  “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或升学考试,不以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学生入学或升学的依据。控制考试次数,探索实施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排名,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日前,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再次重申了一些“老规定”。

  诸如“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排名”“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规定,可谓老生常谈,年年提,月月提,但实际效果并不大。即便没有公开的成绩排名,方方面面的评价都客观存在,况且,只要应试教育主导的局面还没有打破,这些规定无论如何强调,恐怕都难以缓解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

  “没有最焦虑,只有更焦虑”、“抢跑的家长焦虑,不抢跑的家长更焦虑”,在孩子教育的漫漫征程中,“焦虑”几乎是中国家长的标配。因为有这种焦虑在,哪怕学校对学生的成绩不再公开排名,也有家长耐不住性子会打听到孩子的名次。

  笔者曾和一位小学一年级老师聊天,老师说每次小测试完毕,总有家长私信她,“班里的满分多不多?有几个?”其实老师能感觉到,家长就是想知道孩子在班里能排一个什么样的名次。而这样的小测试,只是平时的练习,老师都没有那么在乎,但家长明显比老师更重视这样的测试。

  这只是一个不具普遍性的个例,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家长对“考试成绩排名”的重视。太多太多的事例“教育”家长,最初想给孩子提供素质教育的环境,到头来往往逃不过考试的评判。

  比如,学校不设重点班的规定,强调了好多年,但是体察一下各个城市里教学质量高的中学,哪一所中学没有实质性的“尖刀班”“重点班”呢?而要想进入“尖刀班”“重点班”,考试成绩以及各类竞赛的证书,又是很重要的评判标准。

  减负、素质教育喊了很多年,家长们反而变得越来越焦虑,这种焦虑一方面来自于应试教育的真实导向,另一方面也来自家长对“阶层坠落”的恐惧,而对孩子的教育,又是弥补、减缓这一恐惧感的重要途径。

  这次,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能发挥出真正的效果,能让焦虑的家长们逐渐冷静下来吗?

  短时间内看,也许只能谨慎地乐观视之。但如果将视线放得长远一些,我们对教育的认识一定会更理性。教育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我国教育的功能定位将从工具本位转向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应该把人的发展真正置于学校教育的最高原则。

  从本质上说,就是要真正实现教育的“去应试化”,完成教育价值观的重建,推动整个教育从“应试本位”走向“人的发展本位”。从这个角度说,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特的人,让他真正成为他自己。

  正如查尔斯﹒汉迪在《疯狂的时代》一书中所指出的:对教育而言,真正需要的不是国家制定的课程表,而是给每一个孩子一份私人进程表。这份“私人进程表”一定是尊重孩子个性化发展的,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成长痕迹,而不是完全可以量化的考试分数。这份“私人进程表”也定是尊重“人的发展本位”的。

  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促进阶层流动的工具,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是它可以帮助人找到真正的自己时,我们的焦虑一定会缓解若干。希望等到我们的下一代成长起来,能清楚自己到底该怎样生活,他们现在所受的教育,未必都是为了高分,而是为了有能力寻找更辽阔的生活。

  诚如斯哉。但当下最现实的矛盾是,假若没有进入“尖刀班”“重点班”,寻找到辽阔生活的几率大不大呢?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