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发展短板 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7年12月11日 10:38   来源:南方日报   叶祥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报告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求”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转变。扎实补齐粤东西北发展短板,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是广东省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的关键所在。必须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发展,与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一起,为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协调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协调发展理念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纵观世界近代史,忽视协调发展正是许多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是我们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持续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广东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省内发展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的省份之一,一方面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高度发达,另一方面是粤东西北的落后地区仍存在不少贫困人口。在城乡发展不协调方面,农村居民在人均收入上长期大幅低于城镇居民,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待加速赶上。

  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协调发展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努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尽快改变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面貌。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文件,一方面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和城区提质扩容“三大抓手”,力促粤东西北突破发展瓶颈;另一方面引导珠三角对粤东西北地区进行对口帮扶,由珠三角6市对口帮扶粤东西北8市,并通过成立发展股权基金的形式,进一步破解粤东西北发展的各类瓶颈。经过多年的努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距不断缩小,粤东西北地区近年来经济增速持续提升。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广东通过出台新型城镇化“2511计划”,选择2个地级市、5个县区、10个建制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选择10类项目作为新型城镇化专项试点,其中综合试点主要围绕破解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难、城镇土地利用粗放低效、城镇空间结构不合理、城镇化资金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展开;专项试点则以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为关键环节,采用一些重大政策、选择一批重大工程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示范,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广东的发展已经到了“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阶段,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条件显著改善,全省一体化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必须乘势而上,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思路,统筹全省生产力和人口布局,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全省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此,一要充分发挥珠三角辐射带动作用。珠三角率先发展起来,必须把先发优势转化为先行责任,为全省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二要完善珠三角联通粤东西北的交通网络。要以快速便捷的交通为纽带,把粤东西北与珠三角更紧密地连接起来。推进高快速交通网络建设,进一步缩短粤东西北与珠三角的时空距离,形成以珠三角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全省2小时经济圈。三要深化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共建。产业共建是在对口帮扶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对拓展珠三角发展空间、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实现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把握好推进产业共建的窗口期,把粤东西北地区打造成为珠三角产业拓展首选地和先进生产力延伸区,打牢产业基础,做大经济总量。四要推进珠三角城市更新和粤东西北城市扩容提质。珠三角地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低效无序的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既制约了产业升级,也存在许多社会管理隐患,要以“三旧”改造为抓手推动城市更新,带动珠三角转型升级。五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创新投融资机制,集中资源、高强度投入,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作者系广州大学珠三角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