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各地在“三去一降一补”的基础上,继续出实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拓展发展新领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都在稳步提升。
制造业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从各地情况来看,工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效益也在提升。例如,今年9月份,福建20个制造业中18个行业用电实现正增长,仅黑色金属和金属制品用电负增长,有10个行业用电增速更是超过20%,表明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制造业依然是经济的主要支柱。电子、石化、机械三大主导行业成为拉动全省用电增长的主要因素,低耗高能的电子行业增长最快。在广西,前三季度制糖行业效益提升,实现地税收入3.46亿元,同比增收0.89亿元,增长34.8%。
服务业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发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成为亮点。上周,上海宝山举办了2017Seatrade亚太邮轮大会。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9月,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累计接靠邮轮346艘次,接待出入境游客211万人次,邮轮旅游进入“中国定制”的高品质时代。中西部地区服务业表现同样抢眼。前三季度,陕西省服务业增加值6795.41亿元,同比增长9.5%,高出全国1.7个百分点。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今年前三季度,陕西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突破4000亿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增强。
简政放权、减税降费助力企业轻装前行。10月31日,中国(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重庆口岸通关时间预计将缩短10%以上,企业成本将下降10%以上。前三季度,宁夏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降低企业成本和减轻企业负担63.98亿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目前,各地正在抓紧布局,抢占发展先机,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例如,11月1日,华中地区首个量子通信城域网在湖北武汉启动运营服务。四川则提出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大数据生态建设高地、大数据研发创新高地、大数据示范应用高地、大数据人才聚集高地。
“双创”的深入推进,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的创造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湖南省工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湖南省实有个体私营经济主体309.45万户、注册资本3.90万亿元,较2016年底分别增长11.42%和23.93%。从浙江的情况来看,上周发布的《2017浙江省小微企业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16年浙江省小微研究开发创新、生产制造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创新等指数均有不俗表现,整体创新能力良好,成为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主力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 丽)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