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领国际社会对非合作进程 共建产业园成新趋势

2017年10月10日 07:2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对非合作开启转型升级进程,成为国际社会对非合作的引领力量。其中,产能合作是中非经济合作趋势性和战略性的重点领域,共建产业园成为中非经济合作新趋势。

  正如中国社科院亚非所日前发布的非洲发展报告所指出的,去年中国与非洲创新性地通过双边和多边努力,推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得到快速和有效落实,开启了中非合作转型升级进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中非双方于去年7月份在北京召开协调人会议,推动中非领导人共识和论坛峰会成果落实;二是中非合作的热度、广度和频度均达到了新的高度,作为中非合作核心要素的经贸合作呈现出合作结构升级、合作主体转变与合作观念转变;三是中国大力推进涉非三方合作,推动非洲发展伙伴关系的更好建构;四是中国大力促进非洲在全球治理进程中的地位提升,特别是通过G20杭州峰会推出了多项惠及非洲的政策。

  与中非合作转型升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盟对非合作呈现“援助疲劳症”。英国脱欧不仅可能导致欧盟与非洲经济伙伴关系谈判更加困难,而且拖累了欧洲整体对非援助,使欧盟在非洲和平安全领域的影响力下降。欧盟对非洲和平基金预算结构的调整,也对其在非洲的和平支持行动产生了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中非合作日益被当作潜在竞争或效仿对象。去年,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经济体纷纷效仿中国,加大对非合作力度。日本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非洲发展国际会议,这是日本首次在非洲大陆召开这一会议;韩国则通过推动总统访问非洲、举办韩非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印度总理莫迪于7月份访问非洲四国;土耳其经济部则将2016年定为“非洲年”。

  中国成为国际对非合作引领者,这为中国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升能力建设、加强对非伙伴关系建设等提供了难得机遇,共建产业园代表着中非经济合作的发展新趋势。进入21世纪,非洲国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园区建设被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视为促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抓手。但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非洲绝大多数国家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工业园区,需要在资金融通、技术引进、经营管理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这就为依托产业园开展中非产能合作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作为中非产能合作的现实载体和系统集成,产业园的合作模式符合中非共同利益诉求,符合中非经济合作模式升级潮流,即由贸易和承包工程为主逐渐向产能、投资、技术、金融、服务等领域持续扩展,同时也契合“一带一路”倡议精神和非洲各国“2063年议程”的战略目标。目前,中国企业在非洲投入运营的产业园达30多个,建设中的产业园有70多个,几乎遍布所有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可以说,中非共建产业园代表着中非经济合作的发展新趋势。(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徐惠喜)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