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遛娃小车现身 共享别成“共抢”(图)

2017年08月21日 11:22   来源:南方网   丁慎毅

  18日,首批500辆左右共享遛娃小车在世纪公园周边投放,投放的地点主要在小区、公园、商场、菜场等的门口和地铁口。跟共享单车注册流程相似,需要手机注册和实名认证。实名认证后,则可选择是否交纳押金,按提示说明,两者在后续使用费用上存在差异,交纳99元押金后的使用价格便宜一些,半小时1元。(8月19日新民网)

  这一并没有共享新亮点的遛娃小车一出现就遭到市民质疑。有人说买几十台电脑,租个场子连上网,可以搞一下“共享电脑”。有网友发现,电商的同类的遛娃神器,成本价不超过80元。这很容易使人想到共享雨伞。共享雨伞进驻上海后,押金39元,该设备尚未安装定位追踪系统,租伞首个24小时内免费,超过24小时按一天2元收费,直至还伞成功,超过七个自然日未还伞,则算自动购伞并扣除押金。经营模式意味深长。

  从共享单车到双人骑行单车,从共享篮球到共享充电宝,从共享睡眠舱到共享健身房再到共享马扎,好像天下万物都可共享。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打着共享的旗号共抢公共地面资源。试想,如果一个小贩买上10个马扎在候车厅玩共享,城管能让吗?而这些共享商品的投放商,不过采取了“中国式过马路”的方式,不打招呼,批量投放,管理部门阻止,则成了不对共享经济宽容,这算什么逻辑?

  上海市交通委刚刚发布通知暂停各共享单车投放,共享遛娃小车就“顶风而上”,却称使用模式上参考了共享单车,但概念是不同的,不会占用很大空间,这不过是强词夺理。进一步说,作为儿童用品,其车身安全和卫生安全如何保证?一旦出了意外怎么办?投放商方面都语焉不详。如果有人图方便把遛娃小车当成了行李车使用,其卫生风险可想而知。

  刚刚发布的《分享经济舆情大数据报告(2017)》显示,2017年的分享经济发展迅猛,在出行、住宿、私厨、医疗、众包物流、服务众包、教育、知识付费、内容创业、股权众筹十大细分领域全面开花。但在众多的分享经济领域内,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价格垄断、个人隐私等四大方面的负面舆情事件数量较多。看来,所有打着共享旗号的“共抢”现象,需要人们静下来共同想想该怎么办了。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