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宇:
如何振兴实体经济是当前的重大课题。基于时代特征,把握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结合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实体经济”。“新实体经济”简言之就是有效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科技含量高、容纳现代人才就业、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新实体经济”不是对实体经济从结构层面的分类,而是指传统实体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升级、转型和发展,两者并不对立,而是一种递进关系。
孙晓霞:
金融工作无论是防风险还是做好监管,归根到底都是要服务实体经济的。当前我国的货币存量不小,但是金融领域也面临形成“堰塞湖”的风险。实体经济里也有干枯的田地,要发挥财政的撬动作用,有四方面的理念需要遵循。第一,遵循金融普惠理念,推动商业性金融沉下去。第二,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困难地区也应享有金融最基本的服务。第三,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注重本地。第四,担保机构上,倡导设立融资担保基金。
李扬: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上,由于金融的自娱自乐和对实体经济的疏远,导致了这一轮全球金融危机,这对中国来说是前车之鉴。当前在中国,金融行业把防范风险、加强监管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也呼应了全球金融业发展的路径。金融风险不仅来自金融领域,而且来自非金融领域,包括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和国企债务这三方面。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就必须沉下心,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任何离开这一点的讨论都会误入歧途。
盘和林:
不进入实体经济的金融资产,自身不能直接增加经济体的生产能力,当实物资产所产生的收入或财富是固定的话,金融资产的“繁荣”就会形成泡沫,最终危害整个宏观经济。金融业去杠杆的核心在于将金融资产从高杠杆的领域,甚至是“虚拟经济”中转移到实体经济之中,要打造适应实体经济需求的金融链,真正扭转金融“脱实向虚”的局面,并实现“脱虚向实”转变,促进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这才是金融业去杠杆的真正要义,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宋清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曾提及要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由此不难看出,新三板被赋予了更重大的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整体来说,新三板已经逐渐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达到了服务实体经济的预期效果。当前,新三板融资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但与挂牌数量的扩容速度相比,还不能很好地与融资需求相匹配,所以亟须不断深化改革,增强外部投资者利用新三板市场平台进行转让、融资、并购重组的意愿。
鲁政委:
截至2017年6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仍处于22%的高位,而6月当月增速则是自5月份以来的连续第二个月的回升。市场也由此围绕着是否进入了新周期产生了激烈的“口水战”。其实,观点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供给分析和需求分析这两种视角的差异。新周期之说强调利润的好转反映的是供给出清,而新周期的反对者则强调在企业利润的反弹中,本轮需求扩张仍然疲弱。与其争论概念,不如深入分析需求和供给对利润增速的贡献率及其变化。
吴晓灵:
银行存款的特征是由银行承担盈亏风险,投资人(存款人)享受固定收益,因而保本保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均已由监管当局认定为结构性存款,要缴纳存款准备金和占用资本金;银行发行的不保本、不保收益的理财产品符合集合投资的所有特性,发行超200份以上的应按公募基金管理。但保预期收益又不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是对市场纪律的扭曲。不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全部收益都应归客户,银行只应收取管理费用。
姜明安:
前不久,国务院启动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的制定程序。关于风险评估的方式,《暂行条例》草案主要规定了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等方式。但这些方式都略显不够,需要有所增加。就评估范围而言,决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和对民生的影响都很重要,需要纳入评估的范围。就评估方式而言,应该加入大数据分析,很多风险光凭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等方式难于准确把握,必须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保障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董希淼:
随着技术进步和金融深化,电子支付手段与货币形式变革呈现双向推动的态势。近期少数支付机构开展的“无现金社会”等活动,出现了五个方面的倾向,需要引起警惕。第一,“拒收现金”的倾向。第二,“消灭现金”的倾向。第三,“数字鸿沟”的倾向,一些弱势群体缺乏数字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可能在金融数据化的时代,和主流社会的差距越来越大。第四,“数据寡头”的倾向,有些支付机构巨头凭借丰富产品线布局,汇聚大量金融数据,成为“数据寡头”,更容易形成数字鸿沟和信息孤岛。第五,“不当竞争”的倾向。
许红洲: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等新理论新技术支撑下,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蓄势待发。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良好基础,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当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个人生活角度,都对人工智能充满了期待。各方面要倍加珍惜这个重大发展机遇,科学界定“人工智能”,切不可将人工智能当作一个筐,使产业失去起码的准入门槛,企业可以随心所欲地给产品贴上“人工智能”的标签。
(稿件只反映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参考报立场)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