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和军队不改革无以精兵强军

2017年07月26日 07:45   来源:中国网   陈海锋

  陈海锋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干事

  7月23日,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播出第七集《强军之路》(上)。系统阐释了习近平主席改革强军战略思想,深入解读了我军这一轮整体性、革命性变革的时代背景、战略考量和重大举措,生动展示了我军改革重塑的全景画卷、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

  进入二十一世纪,新军事革命成为时代的强烈脉动,成为世界大国强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巨大推手,世界历史的发展演进无不因改革而前进,世界大国强国的军事实力无不因改革而强大强盛。

  战场是军事改革的“第一指向”

  习主席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发展要靠强盛维护,和平要靠强盛捍卫。马克思和恩克斯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在军事领域的停滞不前终将付出血的代价,甚至影响和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无论对于哪个国家,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都是如此。意志削弱、军队羸弱、国力积弱的国家,哪有能力保证安全稳定、和平发展,何谈担当世界责任,维护世界和平?1894年,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貌似强大、号称强盛,却因羸弱的战斗力在甲午海战中惨败于日本舰队,其沉痛教训和深远影响延续至今,令人痛彻肺腑。历史昭示真理:巩固的国防和能打胜仗的军队,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坚强保障。

  回顾英美崛起历史不难发现,军事改革是大国崛起的强大力量支撑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为了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注重研究未来战争,紧锣密鼓推动军事改革和转型,并都从新世纪一开始就抓紧时机,迈出军事变革新步伐。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仍然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遇到的外部阻力和挑战逐步增多,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国家统一、维护领土完整、维护发展利益的任务艰巨繁重。

  腰板硬才会底气足,战力强才能主宰战场。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快推进军队改革,谋求军事优势地位的国际竞争加剧。置身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大潮中,谁思想保守、固步自封,谁就会错失宝贵机遇,陷入战略被动。数十年来,美军打着“适应军事任务和政治需要”的旗号,不断推进军队编制体制改革,其实质就是壮大军力,提升全球作战能力。

  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同时也存在诸多瓶颈和短板,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改革本身就是对传统优势的继承与发展、颠覆与创新。通过探究“大军区”体制存在的时代背景和矛盾问题,可以看出:信息化时代军队体制大改革的必要性、必然性。《孙子兵法》有云:“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我军从建军之日起,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靠的也是不失时机进行改革。如今,面对强国兴军的时代重任,中国军队以何待之?毋庸置疑。改革是唯一出路。

  战场是军事改革的“第一指向”。战斗力是军队打赢战争的决定力量,也是衡量国防和军队建设质量的基本依据。特别是当前,我军处于军事变革与社会变革交汇,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与军事斗争准备交织,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交融,核心军事任务与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交叠的多重压力下,必须不失时机地把改革引向深入。也只有经历这场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军事改革,才能使处于机械化与信息化复合发展的中国军队,牢牢把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关键跨越,书写强军兴军的伟大篇章。

  以“头脑风暴”凝聚改革共识

  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已行至“深水区”进入攻坚期,打好打赢这场改革攻坚战,在大考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意志,打赢“思维里的战争”,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主席决策指示上来,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改革有力有序有效顺利推进。

  由于现实情况的复杂性、主观认识的渐进性和利益诉求的多样性,中国这次国防和军队改革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甚至阻力和干扰。军事变革必然是一场新旧之间的艰难较量与铿锵碰撞。当前的国防与军队改革,最忌讳的是犹豫不决、迟疑不定、意志不坚。先打赢“思维里的战争”,是军队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只有统一了改革思想,夯实了“上下同欲”形成的共识基础,才能为改革汇集起磅礴的正能量,为改革攻坚克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智慧勇气,助推改革力量迅速凝聚,推动改革行动有力落实。

  列宁警示我们:“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用习主席改革强军战略思想武装官兵头脑,统一改革思想,统一意识意志,统一官兵行动,充分调动起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官兵的革命觉悟和改革觉悟,增强官兵支持改革的使命感、服从改革的责任感、献身改革的紧迫感,不断以新的思想观念积极消除破解官兵的思维障碍和思想弊端,才能形成强大的思想动力和巨大的行动合力。攻坚克难并非一日之功。只有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寻求思想上的“最大公约数”,破除思维上的桎梏、突破思想上的藩篱,才能形成广泛的思想共识,以“改革必成,强军可期”的信心和勇气抗阻力、破阻碍、除阻障,推进改革稳步向前。

  甘当改革路上一颗“铺路石”

  改革决策需要魄力,改革执行需要决心。盘点1985年那场“百万大裁军”,启示我们:国防和军队改革重在精兵制胜。如今,以信息技术为推手的新军事革命潮气潮涌,肩负着强军梦强国梦时代重任的全军将士,只有牢固树立改革强军思想,坚定改革强军意志,投身改革强军实践,甘当改革路上一颗“铺路石”,才能在改革“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0余次大规模裁军中,先后有数十个大军区和兵团级单位被撤销,近千所军队院校、医院被裁撤、缩编或转隶,全军员额从兵力最多时的627万减为目前的230万人,很多官兵牺牲了自己的利益,顾全了强军兴军大计。1957年,头部曾受重伤的开国少将甘祖昌主动解甲归田成为一代美传。1985年百万大裁军,一声令下,几十万干部安排转业。开国少将谢振华甘愿让位,最终与上将军衔失之交臂。1998年,原济南军区某师已准备撤编,接到长江抗洪的命令后,全力以赴打好最后一役,凯旋后即加入到“裁减员额50万”的行列。在人民军队熠熠生辉的军史中,许多官兵以革命军人的绝对忠诚和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勇站排头、勇当标兵、勇作表率,照耀了人民军队精兵强军之路。令人钦佩!令人感动!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没有什么改革不牵涉到利益调整,国防和军队改革也不例外。任何大刀阔斧的变革都必然会伤筋动骨,甚至忍受壮士断腕之痛。这次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动真格,革思想的命;来真的,削手中的权;不留情,去自己的利。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利益格局会有更大调整,面对集体与个人、全局与局部等关系,“两难”甚至“多难”情况会增多。

  改革当前,会有突如其来的撤编,也会面临提前退休退役,甚至面对一个集体的撤并改降,涉及到每名官兵的切身利益。忠诚,就是面对改革绝对服从;担当,就是推进改革绝不迟疑!“若以小利计,何以披征衣。”作为军人,哪怕是脱下军装的最后一刻,也应义无返顾坚决拥护中央的决策部署。这就是军人的真本色!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