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州“16条”助力房地产市场理性回归

2017年07月19日 09:24   来源:南方网   高谭

  为鼓励发展租房市场,昨日广州市政府出台16条扶持措施,首次提出“让租者幸福居住”的口号。16条中既包括租赁住房用地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成立广州住房租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宏观政策,也包括允许满足条件的租房人群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学校等微观措施。(7月18日《南方都市报》)

  一直以来,房价居高不下,“买不起房”成为困扰不少社会成员的一大心病,特别是那些刚刚进入社会、工作不久的青年群体,更常常陷于望房兴叹的困境,尽管政府部门及有关专家提议大家“先租后买”,没必要将自己的青春和人生过早地与住房绑架在一起。然而,受住有其屋传统观念的影响,特别是“租房族”与“有房族”存在明显权益落差的现实生态,不仅强化了楼市的需求刚性,而且进一步加剧了楼市的坚挺。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渐成社会共识,国家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的大背景之下,广州“租房16条”的出台显然是助力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的大胆探索。

  广州“租房16条”的最大亮点在于,向“租购同权”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有利于鼓励、促进大众住房理性消费。这最直观地体现在子女教育权保障方面,《方案》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明确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人才绿卡持有人子女等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符合市及所在区积分入学安排学位条件的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等情形,由居住地所在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安排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租购同权通过政策导向引导大家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租房和购房,而对购房不再操之过急或者作为唯一选择。

  广州“租房16条”直接的利好在于,让更多人优选租房消费的同时,培植了消费新支点、经济新增长点。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地产财政依赖的魔咒逐渐被打破,放手发展租赁市场无疑是与时俱进的明智之举,去年国务院出台《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从宏观层面提出允许商改住、扶持发展住房租赁企业等措施,广州闻风而动,立足自身实际,侧重于从加大租房供应和保障租户权益两方面将中央政策细化落实,提出争取到2020年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互相补充、协同发展的租赁住房供应体系,促进大、中、小住房租赁企业蓬勃发展,无疑将为广州经济培植新的增长点。

  广州“租房16条”最可期待的在于,既推动房地产市场理性、健康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从理论层面来说,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扶持、发展租房市场,必然大大消弭房地产市场刚需,进而运用市场之手促使楼市价格回落,使房价逐渐为更多人有能力承受、圆住房梦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更多的市民选择先租后购,实现租房者幸福居住,既可以集中有限精力、财产用于创业,又可化解住房焦虑和租购权益不平等带来的纠结情绪,有望进一步营造团结、奋进、和谐、共生的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更大活力。(高谭)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17年04月24日
  • ·别再错过楼市改革“窗口期”    2016年12月23日
  • ·楼市降温意义几何    2016年06月15日
  • ·房地产市场是“结构性过剩”    2016年04月0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