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全年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

2017年07月19日 07:3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青岛海滨风光。(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表明,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特别是中国经济运行亮点不断增加。全年经济有望在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能够实现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中国经济亮点纷呈

  贾康

  综合“挖掘机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用电量、城镇就业指标,可以明显发现中国经济运行的亮点正日趋明显。一方面,中国经济仍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在空间;另一方面,经济问题在复杂局面之下冲击力不可小视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数据表明,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特别是中国经济运行亮点不断增加,应力求趁势完成探底企稳。

  四大指标亮点明显

  综合观察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有一些数据值得关注。

  一是“挖掘机指数”。该指数由三一重工首度推出,体现工程机械订货、交货、入场、施工的相关大数据信息。数据显示,多年低迷的工程机械行业销售市场筑底回暖。2016年一季度,钢铁行业部分钢材品种价位企稳,二季度全行业开始回暖;三季度煤炭行业出现产品价格回升且势头迅猛。同时,在2016年9月份,PPI历经54个月负增长后首次转正。有人认为PPI连续为负表明,中国经济主要矛盾是通货紧缩。但实际上我国经济并未在通货紧缩区间运行,同时也不认可中国存在通货膨胀因素,而且认为这是可接受的、甚至是相当令人满意的物价表现。终于,我国扛过了检验期,一直到2017年上半年,我国CPI、PPI都在合理区间运行。

  二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去年下半年以来,这项指标稳定在荣枯分界线以上运行。这是在企业分散决策情况下,通过抽样调查明确在生产周期内,存货是上升还是下降。如果总体考量起来存货上升,意味着企业下一步生产经营规模可能有扩大趋势。

  三是用电量。2015年同比仅增长0.5%,2016年这个指标回升到5%,今年上半年达到7%左右,与经济增长GDP同步,而且略有超前。此外,今年1月份至5月份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9.5%。在国有企业总体状况好转的背景下,同期民营企业利润市场调查数据是平均3.9%,这个口径的指标在国企方面只有2.2%,显示出民企利润也呈现乐观趋向。

  四是城镇就业指标,1月份至5月份城镇就业为599万,照此推算全年将达到1400万以上。城镇就业指标反映着调结构、惠民生发展的成果,显然和有关方面不遗余力地推行改革、减税让利等政策支持,鼓励服务业发展和轻资产型存在内在关联。

  同时,我国居民消费仍然相对强劲,持续高于GDP增速,2016年下半年以来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明显好转,从指标上看始终是两位数情况的运行。虽然GDP在7%以下,但从每个月的零售总额来看,除了今年1月份至2月份因特殊情况稍微低一点之外,其他月份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打造新动力机制

  一系列数据充分显示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新兴经济体的潜力、市场魅力和吸引力。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未来应该如何找准着力点?

  在亮点纷呈、矛盾制约亦不可忽视的2017年,要将短期和中长期发展衔接考虑,掌握好相机抉择的要领,继续提高增长质量,力求实现经济运行由新入常。

  第一,坚持优化结构中以经济手段为主、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为主“去落后产能”,避免“一刀切式压产量”的扭曲、不当做法。

  第二,注重进一步利用“有效投资”的空间。我们在研究中强调,选择性的聪明投资就是有效投资,类似PPP的创新机制可以保证其有效性。要保持PPP动态优化中的连续性。现在看到PPP方面有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动摇PPP创新的大方向,对与PPP相关的地方政府负债与“或有负债”应有规范化的认识、处理。

  第三,鼓励创新、尊重科研规律,进一步处理好“发展中规范”与“规范中发展”的权衡关系,去掉科研管理中不适当的繁文缛节。应抓紧落实有关部门应于2016年年底前出台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第四,坚决贯彻中央精神,给企业界吃好“定心丸”,继续推进“共赢”式的实质性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五,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方面,要尽快落实以基础性制度建设打造长效机制的重要指导精神,这涉及土地制度、双轨统筹的住房制度、投融资制度,以及加快立法推进改革的房地产税制度等。

  第六,放管服、减税让利改革深化要掌握全景图,对正税之外的各种行政性收费和企业隐性负担等制度性成本,要设计改革方案,攻坚克难,力求实效。

  (作者系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稳增长为改革赢得时间

  冯俏彬

  上半年的经济运行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要抓紧利用宝贵的时间窗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我国经济顺利实现转型升级,保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供给角度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已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表现为工业部门占比下降,服务业占比上升。具体而言,工业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与GDP增长率持平。从所有制构成上看,最大的增长第一来自于股份制企业、第二来自于外商投资,这表明混合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经是中流砥柱,混合所有制渐成气候。从门类上看,制造业仍然是我国经济的国本,上半年增长了7.4%,其中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远远快于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速度,这也表明我国制造业正在加快向中高端迈进。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向纵深推进的一个重要标志。上半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较快。观察服务业景气度的另一指标是“商务活动指数”,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和物流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59.0%以上,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放眼未来,服务业的增长还远未达到70%至80%的发达国家一般状态,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从需求侧看,经济增长有投资、出口、消费三大动力。近年来,我国这三大需求也处于结构调整之中,总趋势是投资需求、出口需求贡献下降但消费需求贡献上升。今年上半年,我国投资增速稳中略缓。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280605亿元,同比增长8.6%,增长在较大程度上有赖于国有部门投资的增加,但不可否认的是,民间投资即使在增速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所占比重仍然超过国有部门。大力发展和鼓励民间投资应当成为始终不渝的努力方向。

  与投资趋缓相应的则是进出口出人意料地快速增长。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31412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出口72097亿元,增长15.0%;进口59315亿元,增长25.7%。进出口相抵,顺差12782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世界经济有所回暖。但从结构上看,一般贸易的进出口占比高达56.7%,说明服务贸易的比重不足,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需求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对GDP的贡献度大大上升。这主要得益于我国不断增长的居民收入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同比名义增长8.8%;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238元,同比名义增长7.0%。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34元,同比名义增长7.6%,均高于同期GDP增速,各界期盼的“收入跑赢GDP”在上半年成为现实。此外,居民消费中用于交通与通信、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等“发展型消费”远高于食品烟酒与衣着等“生存型消费”,更是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标准表达。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改革的重点仍然集中在“三去一降一补”上。从数字上看,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已提高到76.4%,较80%这一业内认可的正常线仅余下4.6个百分点。房地产库存、企业杠杆率、成本等均略有下降,一些明显的短板领域投资明显上升。但是,围绕“三去一降一补”背后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诸多体制机制等问题尚未得到实质性解决。从保持经济长期健康增长的角度看,国企、金融、财税、价格等重大关键领域的改革已时不我待、急需向前推进。

  总之,上半年的经济运行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赢得了时间和空间。目前,“稳增长”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今后要抓紧利用宝贵的时间窗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我国经济顺利实现转型升级,保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稳在夯实 进将延续

  杜飞轮

  下半年工业将保持稳中趋缓态势,服务业稳定增长,消费需求将基本稳定,投资需求增速将略有放缓,出口需求将较快增长,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年经济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能够实现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总体趋好和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上半年我国GDP增速为6.9%,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经济稳中有进的态势愈加明显,稳中向好的走势更加明朗,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趋势仍将延续。

  经济在新常态中砥砺前行,还体现出“四个并进”,即微观活力与宏观动力增强并进,供求关系与企业效益改善并进,市场预期与行业景气好转并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提质并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市场供求关系改善。“三去一降一补”积极效果逐步显现,市场供求结构优化,供给质量愈益提高。截至5月底,全国粗钢、煤炭去产能已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84.8%和65%,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和0.04元。工业品价格实现趋势性转正,结构性通缩阴影消散,“三黑一色”等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均保持在箱体区间内小幅波动。企业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大幅改善。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13.5%和22.7%,均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值。

  市场预期转好助推产业经济动能增强。截至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11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

  政策持续加力使得终端需求趋向扩张。适度扩大总需求政策不断加码,企业投资能力、出口动力和居民消费意愿普遍提高。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对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约46%。民间投资增速在调整后回升,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引导消费升级带动消费规模稳定扩张。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鼓励优势产品出口政策效应显现。上半年出口增长15.0%,扭转了我国出口连续几年负增长局面。

  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推动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实体经济加快向中高端迈进,需求趋向均衡发展,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旧动能加速改造提升,新动能接续转换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服务经济主导地位突出。上半年二产、三产占经济的比重分别为54.1%和40.1%。投资消费内生动力增强,内需引领特征更加明显,消费主引擎作用凸显,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3.4%和32.7%。

  价格、就业和收入基本稳定促进民生提质。通胀水平温和可控,就业形势总体向好,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民生在改善中稳步提质。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4%,扣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CPI为2.1%。除食品价格下降外,CPI构成中其他七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均保持温和上涨。城镇新增就业76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8万人,已完成全年就业目标的66.8%。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处于5%以内。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3%,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仍是主基调,我国经济周期性调整压力正在消退,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增强,增长潜能将不断释放。

  从外部看,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冲击性因素减少,但一些扰动性风险不容忽视。近期IMF等国际机构均上调了2017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下半年发达经济体将继续保持温和回升,新兴经济体企稳回升将成大概率事件,全球经济总体改善有利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

  从内部看,支撑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增多,但结构性矛盾持续释压的不利影响仍需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等深入推进继续改善发展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升温,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带动“四新”经济加速成长,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深入实施,雄安新区启动建设,将不断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综合判断,下半年工业将保持稳中趋缓态势,服务业稳定增长,消费需求将基本稳定,投资需求增速将略有放缓,出口需求将较快增长,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年经济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能够实现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小组)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