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数百名大学生,经历了一场闹剧。利用暑期参加爱心支教活动,到达支教地点后才发现,主办方非但没有相关资质,竟然还开起收费性质的辅导班。事发后,西安市部分高校发布文件,提醒学生“不要参与到此类组织中”。(7月16日《北京青年报》)
非法机构挟持爱心招摇撞骗,免费支教异化为有偿辅导。读完此新闻,感觉如鲠在喉,焦虑不安,实在是怕屡见不鲜的诚信安全事件,把国内本已脆弱的诚信体系透支殆尽。
事件本身并不复杂,大学生有支教需求,机构找上门来,双方一拍即合,支教协议达成。学生身份一目了然,机构真实性却无人把关,这种不辨真伪的签约不可谓不草率,终尝“收费辅导班合伙人”的恶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学生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理当检省,学校“信息把关人”角色的缺失更应受到批评。最不可理解的是,只要自称“爱心支教联盟”的负责人,就可以任性地到班上宣传,进而还可以扩大战果,向整个楼层所有班级推广,这样大的阵势,居然没引起校方的注意,三四百学生被“签约”遥远村落,组织者有无合法性主体身份?学生安全如何保证?也不见校方来过问过问,以致学生上当受骗才仓皇发布文件,提醒 “不要参与到此类组织”,这种文件上的事后补救,恐怕更多的也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撇清”,哪是一所有担当、有爱心的高校的应有作为?
大学的作用,不应止于对学生文化和知识的传授,还应加持对学生价值的提醒,以及对问题的解决之道。正如北大校长林建华在2017年毕业典礼致辞中所讲,“希望大家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够坚守价值判断,守住底线;面对成绩,希望大家能谦逊感恩、归功团队;面对问题,希望大家不离不弃、敢于担当。”
当前,面对学生上当受骗的事实,学校恐怕真应该拿出“不离不弃、敢于担当”的态度,抓好两个问题的解决:一是与学生协同作战,取得非法机构招摇撞骗的证据,推动不法分子受到最严厉的问责;二是对监管的不负责任进行最深刻的反省,确保日后的监管明晰到位。但愿在以后的类似事件中,学校监管不再缺席。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