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二线城市忙着“抢人”,杭州当有紧迫感

2017年07月05日 07:38   来源:钱江晚报   汤汉涛

  最近,不少媒体都关注了国内一些二线城市争夺人才的政策。这些城市当中,不乏成都、武汉这样的中心城市,也不乏长沙、西安这样的中西部“实力省会城市”。给出的诚意都很不错,一方面,落户的门槛进一步降低,比如说武汉,毕业3年内普通高校大学生,凭毕业证、创业就业证明即可落户。另一方面,无论是人才公寓、还是房补资金,又或者像成都一样,给来当地应聘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都直接击中了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落户难、安家难”的痛点。

  其他二线城市来势汹汹,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杭州的政策也在几个月前进行了调整,其中原本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45周岁以下)以及普通高校紧缺专业大专(35周岁以下)人员申请进杭落户的,由原来直接申请,变成了应符合“在杭居住1年及以上并连续缴纳1年及以上的社会保险(不含补缴)的条件。”与此同时,杭州也正在开始尝试探索积分落户的政策。

  客观来讲,即便是调整之后,杭州的落户政策也并不算特别严格,与周边南京、苏州等城市的落户政策相当。但是,对于一部分年富力强、有工作经验的“壮年人才”,无形之中还是设置了一道壁垒。或许有人会说,如今的新大学生们,是宁要“北上一张床,不要蓉汉一套房。”城市发展的前景更加决定奋斗的地方。相比较城市招揽人才的政策,有多少成色的奋斗土壤似乎更加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而我们刚才提到的北京、上海等城市里有着非常优秀的工作履历、年富力强的“壮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晋升通道、发展前景、住房教育、柴米油盐等等工作生活环境,更让他们动起了“逃离北上广”的念头。他们,更应该是可以争取的目标。

  我注意到杭州的另外一个数字,根据国内某“猎头”著名招聘网站提供的数据,2016年人才净流入占比排名TOP20的城市中,杭州位列第一,以8.90%的占比,高出位列二、三名的长沙、武汉一倍多。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以阿里巴巴、网易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梦想小镇、基金小镇等优秀创业平台的建立,有更好的创业前景、有更好生活环境的杭州成为了他们首要选择的目标。

  我们比对一些国家的移民政策可以发现,不少的国家对于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才,往往有“技术移民”的标准,而这些技术移民标准当中,有经验、有基础、甚至有经济实力的“壮年人才”,往往是不少国家重点招揽的人才。无论是国内城市的人才迁徙,还是国际上的人才移民,本质上就是吸引更多的人才。在这一点上,杭州当有紧迫感。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杭州峰会成果引领经济航程    2017年03月03日
  • ·“杭州共识”价值正在凸显    2016年11月21日
  • ·对杭州“黑雨”岂能一笑而过?    2016年11月16日
  • ·品味杭州故事,共筑未来之桥    2016年09月0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