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债券通”正式上线试运行,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再下一城。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以债券市场为例,早在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便开始积极尝试,允许境外央行等三类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投资试点,为境外机构进入我国债券市场打开了大门。2015年以来,债券市场开放节奏明显加快,境外机构投资者类型逐渐增多,交易工具不断丰富,投资管理程序日益简化。
不过,在多年开放之后,境外投资者在境内债券市场的参与程度依然不高。从占比情况来看,截至2017年5月份,我国债券市场中境外投资者占比仅为1.32%,国债市场中境外投资者占比仅为3.88%,低于其他经济体国债市场中的境外投资者占比水平。
参与程度有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汇率预期、境内外利差水平等影响预期收益率的因素之外,境内债券市场缺乏与国际接轨的交易、清算、托管系统等基础设施,交易成本相对较高,也是重要原因。
“债券通”的开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境外投资者可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开展投资,备案、开户过程更加简单;香港金管局将作为名义持有人,为投资者提供相应的结算服务,资金支付将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实行实时、全额结算。对于境外投资者而言,交易和结算方式都更加便捷透明,不受审批延迟和额外审批程序等制约,降低了其跨境资金流动的潜在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在人民币已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情况下,海外投资者对于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需求也将逐步上升。债券通的开启,也有助于丰富境外投资者的人民币投资渠道。
从长远看,“债券通”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又迈出了坚实一步,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可以为我国带来可观的国际资本流入,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 忱)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