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少点花架子,多些真本事

2017年06月16日 09:37   来源:工人日报   韩韫超

  特色产品和优质服务,高效率的营销和推广手段,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创新理念……这些,才是创业路上行稳致远的不二真经。须知,创业过程中,创新比创业本身更加重要,花架子充其量只算是低层次的创新,而产品、服务和技术的创新,才是创新的更高追求,也是创新的终极目标和价值所在。

  据6月14日《北京日报》报道,近日一家企业“奇葩”的注册名让人大跌眼镜——“宝鸡有一群怀揣着梦想的少年相信在牛大叔的带领下会创造生命的奇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长达39个字,读下来得喘口气的名称,竟然成功完成了工商注册。如今,商事制度改革让公司注册流程越来越便捷,但标新立异博眼球的“奇葩”公司名称也越来越多,“深圳市赚他一个亿网络有限公司”“北京赚它一个亿商贸有限公司”等相继注册成立,名称中含有“洪荒之力”四个字的企业据统计已超过50家。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当然可以为自己取一个好听的名字,问题是,39个字的名字好听吗?能记住吗?发票抬头写起来不累吗?在名字上玩花样,其实是时下创业领域浮躁心态的一种表现。一些创业者对创业目标的专注程度不够,对实现创业梦想的耐心程度不够,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等问题,在近两年的创业创新浪潮中不同程度地凸显出来,这样的心态,对成就任何事业来说,都是绊脚石。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各项创新创业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效,以及制度环境的不断优化,障碍藩篱不断被打破,一批典型的创业企业和创新模式涌现出来,不少地方的经验和做法都值得复制和推广。

  然而,双创浪潮中不少创业者也暴露出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创业者一味以有趣和新奇为卖点来吸引消费者和资本的青睐;有的创业项目市场定位不清晰,抄袭跟风、同质化严重;有的对资本过分依赖,一味追求规模效应,通过烧钱摊大饼的方式盲目进行量的扩大,而不注重质的提升,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和蔓延,让不少创业行为陷入“水过地皮干”的快餐模式,热闹过后空余“一地鸡毛”,不仅吸引不了投资人,长期下去也难留住客户。

  眼下,活跃的资本和扶持政策在短期内降低了不少创业失败的成本和风险,却也让一些创业者变得不那么理性。新奇的名称、感人的故事只能博一时的眼球,热钱终会散去,风口也会有转移之时,创业企业究竟靠什么来持续发展,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头脑发热、哗众取宠,空手套白狼走捷径的心态自然要不得,投机跟风不劳而获、少劳多获的观念更加不可取,特色产品和优质服务,高效率的营销和推广手段,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创新理念……这些,才是创业路上行稳致远的不二真经。须知,创业过程中,创新比创业本身更加重要,花架子充其量只算是低层次的创新,而产品、服务和技术的创新,才是创新的更高追求,也是创新的终极目标和价值所在。

  未来,创业创新的有序、可持续进行,需要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更离不开政策法律的进一步完善,为创业者保驾护航,也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和纠偏,比如工商注册环节是否需要作出一定的修改和完善,不过多限制企业的自由,但也不能任其为所欲为。此外,应该致力于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创业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办和发展创业服务机构等,对创业者进行有效引导,进而构建更科学理性的创业理念,形成良好的创业风气。

  少点花架子,多些真本事——创业公司的“奇葩”名称为千千万万创业者敲了警钟。创业路上,别只顾着一路狂奔,也该适时停下脚步,有所总结和思考。停一停,也是为了更好、更稳健地前行。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