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大学食堂能让人“幸福到想嫁”?

2017年06月12日 07:41   来源:红网   李清

  继川菜“攻克”复旦大学食堂后,复旦厨师携十二道上海本帮菜前往四川大学食堂交流,首秀当天就受到热捧,学生早早在食堂排起两条100米的长龙,队伍甚至从二楼拐弯延展到了一楼。复旦大学总务处餐饮管理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复旦大学食堂和其他高校食堂交流已经是一项常规活动,此前也和同济、南航、陕科大等高校有过合作。(6月11日澎湃新闻网)

  复旦厨师带来上海菜,有川大的学生称,“吃到了大学以来味道最好的一顿,没有之一”“幸福到想嫁”。其实,在成都未必吃不到上海美味,在上海也有很多川菜馆子,而大学里的厨师是顶级大厨的可能性也并不高,那为什么复旦厨师在川大、川大厨师在复旦,会受到学生如此欢迎?我想,一个很重要原因应当是新鲜感。比如,四川大学的食堂里,平时肯定受川菜风格影响较大,突然有个窗口专卖完全不同的上海菜,岂能不吸引想尝鲜的学子?

  需要说的是,虽然复旦设在上海,川大办在成都,但它们都是面向全国招生的985大学,大部分学生都不是本地人。比如复旦会有不少学生来自西南及周边地区,但他们在校园中能品尝到川菜的机会不多。当川大厨师来复旦献艺,很多学生的麻辣味蕾被重新激活,甚至品尝到了家乡的味道。学子热捧外校厨师的菜,除了对菜肴本身的认可之外,应当有这方面的原因。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按复旦大学总务处餐饮办的说法,复旦大学食堂和其他高校食堂交流已经是一项常规活动。那么,这样的交流属于什么性质的活动呢?众所周知,大学的学术交流活动很常见,但食堂厨师交流既不能评职称,又不能获提拔,学校举行这样的活动图的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或许有两个目的吧,一是能让学子一饱口福,二是能让厨师一展风采。现实中,许多高校食堂饭菜质量让学生不满意,食堂厨师也没有什么地位,复旦和其他一些大学能让食堂厨师进行交流活动并取得如此成功,体现出了对学生和工勤人员的尊重。

  上海菜在川大广受欢迎后,有学生打趣称,“川大同学今天发来贺电,双方就相互扣押厨师达成一致意见。”我不知道会有多少高校的学子,会羡慕复旦和川大这些“别人家的大学”。媒体还曾经报道,清华食堂出现过“英语神厨”,北大曾有千余师生争相为一位擅做小鸡炖蘑菇的已故厨师募捐。真正为学生能在食堂吃好而努力,让在食堂工作的厨师有地位、受尊重,看起来简单,其实在行政化严重的大学里不容易。虽然上大学不是为了在食堂吃到美味,但复旦让食堂厨师跨校巡回交流,反映出了大学的自信和软实力。在追问为什么要读大学、呼唤大学精神的今天,一些大学用让学生“幸福到想嫁”的美食,部分地给出了答案。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