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给“高考热”降降温了(图)

2017年06月09日 11:09   来源:东方网   罗瑞明

  2017年高考落下帷幕。每年6月,高考都是中国最热的话题之一。“妈妈穿旗袍送考”、“各方保障护送考生”、“各地高考期间限制噪音”、“医院发布高考营养食谱”……各式各样的“护考团”、“助威团”、“送考团”让中国的高考从一场学生考试,变成“全民皆高考”。(6月8日中国新闻网)

  每年高考期间,处处感受到“热”的气息,一切为高考让路,如:交通进行管制,工地进行停工;还有开辟“绿色通道”,只要考生一个电话,警车便迅速出动给予接送或者拿遗忘的证件等等。而更多的是一大堆家长穿着旗袍或红色T恤,不管风吹雨打,烈日暴晒长久的守候,意在讨个口彩,期待孩子“旗开得胜”。给高考提供方便有必要,对孩子的期待心情可以理解,然而这些对考生又有多大的益处呢?

  曾记得若干年前,我们考大学并没有更多的特殊,考试那天,街道还是原来的街道,车辆还是原来的车辆,学校门口见不到家长。不知什么时候起,高考成了特殊的考试,成了“贵族式”考试,似乎没有实行交通管制,学生就会耽误进考场,似乎家长不在校门口站上几小时,考试成绩就要下降。考试需要轻松的环境,搞得如临大敌,反而造成紧张的气氛,影响考生的发挥。

  高考是一场硬战,考场就是战场,真正的战场不可能先设计好,给你创造好条件再来“打仗”,其环境是艰苦的,变化莫测。高考不仅要考知识,同时也是考心态,考意志,其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之后的路长得很,尤其是走向社会后,要经历众多的坷坎,迎接无数次类似高考的考验,而且难度更大,条件更为艰苦,如:进行一项新产品的研发,没有安静的环境,四处是嘈杂声,汽车喇叭轰鸣声。如:自己创业要遇到种种的困难,须靠自己的毅力去过关斩将。高考说到底是迎接今后更多考试的一种实践,也是经受更为严峻考验的预演。

  值得一提的是,高考不是为考而考,其目的是发现人才,挑选人才,这个人才应该是对社会有用之才,不仅是适应于高考,更应适用于社会,人生成长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充满着变数。高考不应太特殊,更不应过于拔高,平心而待,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之外,应该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去追求,如此才能考出意志,毅力,才能考出心地的成熟,为实现今后的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高考要有点热度,但不能过热,过热将变为“过爱”,无形中成了一种溺爱,在过于安逸的环境中考试,难以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复制”。因而,应给当下过热的高考热降降温,以回归一种平静的心态。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