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抢人才,先练好“基本功”(图)

2017年05月27日 14:10   来源:东方网   丁慎毅

  由于经济更发达,薪酬更高等原因,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于人才最有吸引力,集中着我国最优秀的人才,而二线城市很多行业、岗位都面临人才紧缺的窘境,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不过,随着一线城市生活成本的暴涨,“逃离北上广”成为热门话题,不少二线城市也伺机推出了吸引人才的政策,给钱、给房、给户口成为最具吸引力的筹码。(5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

  5月22日,武汉“户籍新政”实施,18项户口迁移政策调整,大学生落户几乎“零门槛”,西安、长沙、郑州等地近期也均推出了宽松的落户政策。南京在4月发布《人才安居办法》,出台住房新政,提出力保16万人才安居乐业,主要面向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和园区内新就业人员。此外,广东东莞、珠海等地都发布了类似“抢人”政策。

  二线城市虎视眈眈,抢人政策效果如何?目前看来,二线城市的这些吸引人才政策的效果较为显著。以武汉为例,2009年至2016年武汉人口净流入量快速增长,从2009年的74.45万人增至2016年242.78万人。2016年净流入人口约为2009年的3倍余。同样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北京的常住外来人口减少了15.1万,是18年来首次减少,而上海的外来人口更是在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减少。

  但是二线城市把人抢来后,就真能够把人留住?并不那么令人乐观。

  给钱给房给户口,对人才来说都是“毛”,而人们愿意长久留在一个地方,最根本的是在这个地方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公共服务分享权。这才是留住人才的“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有病灶“毛”将减少。

  为什么大学生都愿意去北上广深?就是这些地方个人前景可选择的余地大,公共服务较为完善,而且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但在一些二线城市,合适的工作岗位少,工资较低。一份由某互联网招聘平台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在武汉进行招聘的互联网公司数量为1051家,而北京有16200家。因而大学生选择的机会就少。再以安卓工程师为例,北京的平均薪资几乎是武汉的两倍。

  而更重要的是,所谓安居乐业,首先要安居。如果在一个二线城市,早教服务不完善,生了孩子就没人看;幼儿园建设有短板,上幼儿园就焦虑;午托晚托班不普遍,就为孩子上小学接送发愁;如果高考分数线一直是一线城市低于二线城市,届时他还想回北上广。再加上要为什么事必须托关系,想辞职可又找不到下家,空气污染让人厌烦……这都增加了在一个人在二线城市生活的成本,这些成本可能抵消了本城市对大学生给钱给房给户口的优惠。也就是说,如果把人抢来了,而当地的综合气氛又把人“呛”着,就难以真正留住人。

  这就需要抢人的二线城市,把重心放到公共服务建设和产业规划发展上来。用完善的公共服务来节约人才的时间成本,用多元化的产业来增加人才的选择机会,用公正高效的政府行政能力来减轻人才的公平忧虑,用文明城市的形象来减轻人才的担心的道德摩擦,用安全放心的法治环境和空气环境来强化人才的居住信心,只有这样,人才会不请自来,才能有真正的获得感,也就来了不愿再走。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