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的问题也是生产的问题

2017年05月17日 09:08   来源:深圳特区报   谢作诗

  从根本上讲,消费的问题也是生产的问题,一种东西产能过剩、卖不出去,是因为另一种东西生产少了。

  凯恩斯经济学是短期分析,虽然可以解决短期的问题,但是会给长期造成隐患。然而这并不能成为指责凯恩斯经济学的理由。

  凯恩斯经济学的不足在于对理论的前提假设把握不对,理论的逻辑推导也不正确。

  凯恩斯推导出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心理规律有严格的前提条件。然而这些条件未必满足。例如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必须以消费结构不变为前提。只是吃饭穿衣住房子,当然会出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我一天最多吃六个馒头,就是白送我更多,我也不要了。可问题在于,消费结构是变化的,我不只是吃饭穿衣住房子,还要买iPhone,要带女朋友去海边度假,甚至还想去太空旅游,那么怎么能够得出消费倾向递减的结论呢?试问发达国家消费倾向递减了吗?

  病因诊断错了,开出的药方当然也就不可能正确。

  从根本上讲,消费的问题也是生产的问题,对此我在讲萨伊定律的文章中已经讲过。一种东西产能过剩、卖不出去,是因为另一种东西生产少了。然而这个少了的东西是什么,官员不知道,学者也不知道,只有企业家和市场才知道。因此靠扩张财政货币来刺激经济是解决不了生产相对过剩的,只能依靠市场化改革。政府刺激不能把多的降下来。更重要的是,不能把少的补上去。都不知道少的那个东西是什么,靠扩张财政货币怎么能够补上去呢?

  不是三大心理规律,而是对市场的破坏造成了生产相对过剩。这个问题至今重视不够。

  凯恩斯经济学主张用增加政府支出的办法来弥补有效需求不足。GDP=C+I+G,在这里,消费、投资与政府购买处于平等的地位。既然这三项能够相加,就意味着其中一项增加和另一项减少,结果不受影响,当然意味着它们是地位平等的。然而它们的经济属性存在根本区别。消费和投资是私人花自己的钱,政府购买是官员花别人的钱,这怎么能是平等的呢?

  自己的钱,一定是需要了才会花,一定花得物有所值。花出去多少钱,一定意味着创造了多少价值。这并不是说私人花钱就不犯错误、没有投资失败,但不会有系统性错误。

  花别的人钱就不一样。购买本来不需要的,或者物所不值的东西,那么虽然增加了GDP,但是并不意味着财富也增加了。2016年8月,我从丹东开车沿东港方向回沈阳,沿途有很长一段路,大约两个多小时,见到的车不超过10辆,还包括对面开过来的车。其中在华来服务站,偌大个服务站只有我们一辆车。建这样的路,当然增加GDP,但创造财富了吗?路修好了,上面没有车跑,这就是消灭财富。因为假如不造这样的路,资源本来可以用作别的用途。其实很好理解这个问题。假如把钱交给私人,让他建这样一条收费公路,他愿意吗?假如私人不愿意的话,那么政府建这样一条路就是消灭财富。

  更直观的例子是,修好一条路,过一两年,再铺一次沥青,当然再创造一次GDP,但路还是那条路,财富并没有增加;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消灭了财富,因为假如路一开始铺得结实,不需要隔两年再铺一次沥青,那么这笔资源是可以用来做别的有价值的事情的。

  我们要问了:是私人建的东西寿命长,还是公家建的东西寿命长?

  把私人花钱和公家花钱平等看待,这是极其错误的。

  凯恩斯经济学不是它的短期分析不对,而是逻辑不对。

  凯恩斯主义者也不想想,果真政府能用需求管理的办法熨平经济周期,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何至于滑落到今天的地步!为什么我们对事实可以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呢?

  千万不要说发达国家增长率本来就应该慢下来。越富裕越增长。经济增长慢下来,唯一的原因是破坏了市场。任何消灭财富的做法,都是在降低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所以每当强刺激把经济重新拉起来的时候,我都敢斩钉截铁地说,经济还将进一步探底。我的理论与众不同。我的理论浅得人人就都能听得懂。

  (作者系浙江财经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