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以尊重历史名人的史实为好

2017年05月12日 10:19   来源:东方网   顾仁

  5月11日,网络上传来“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之女束美新,率青岛束星北研究会代表团返乡参观的消息。消息中说,束美新在家乡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参观以后,又经头桥镇政府联系,来到江都区大桥镇——束星北的第二故乡参观。读了这个消息,若有所思,颇有感慨。

  据史料记载,“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出生在广陵区头桥镇,幼年迁居江都区大桥镇,并在大桥小学读书。在头桥镇、大桥镇,都有束星北的故居。现在,在头桥镇、大桥镇都有束星北的塑像。这次,束美新回乡,头桥镇不仅热情接待,还将她引到大桥镇,这种尊重史实的大度是令人起敬的。

  时下,一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业,纷纷打起了历史名人的争夺战。例如曹操故里之争,西施故里之争等。甚至,有的地方对神话故事中的董永,名声不佳的西门庆,也都当做香饽饽争了起来。按理,历史名人有出生地,也有他经历过的地方,尊重史实为他们树碑立传,并无可非议。然而,非得说某人是某一个地方的人,那就有点牵强附会,甚至是蛮不讲理。而争夺那种神话人物、名声不佳的人物,就是无厘头的闹剧了。之所以发生一些名人争夺战,概因为一些地方不尊重史实的结果。

  胡乱争夺历史名人,其危害是不小的。其做法混淆了历史,会給后人造成历史传承的错觉。同时,掺杂了历史文化,让历史文化得不到真传。今天,我们讲文化自信,首要的就是要尊重历史文化的史实。没有史实的历史文化,人们能够相信吗?人们不能相信的历史文化,就谈不上传承和自信。所以,奉劝一些地方不要为了一时之利,而肆意地损害我国的历史文化。

  这次,广陵区头桥镇政府的做法是值得点赞的。他们尊重史实,对历史名人不争不抢,如实反映历史原貌,把真实留给后人。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一种务实的作风,所以值得点赞。他们的做法,值得各地学习还借鉴。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