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共享思维,更要有共治机制

2017年05月10日 07:57   来源:广州日报   评论员 谭 敏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杭州、深圳等地明确禁止共享单车进入热门景区。此前,全国也已有多个城市的小区、高校明确禁止共享单车入内。记者走访了解,禁止共享单车进入的原因,主要是担心大量共享单车进入引起管理混乱。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共享单车这种致力于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出行方式,以燎原之势,从一二线城市迅速普及到三四线城市。《2017Q1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规模达到12.3亿元,用户达到近3000万人。截至2017年3月中旬,全国共享单车投放总量超过400万辆。

  共享单车随停随走的使用方式,让人们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甜头,也让交通管理部门看到了借助互联网产业升级城市公共交通的可能性。但是,单车企业在短时间巨量投入的“任性发展”,与市民们的“任性使用”,也让城市公共管理面临诸多难题。节假日景区被共享单车挤爆,乱停乱放短期难以治理,让 “禁”成为不少地方不得已的选择。不仅在小区、高校等区域内,正在形成对共享单车的“围城”,在一些城市的公共区域也有这种趋势。

  共享单车之所以受到青睐,使用方便是其最大的优势。如果共享单车的围城现象进一步扩散,禁入区域逐渐增多,使用起来不再方便,公众用脚投票就是必然之举。

  共享单车能快速攻城略地虽是资本助推的,公开资料显示,摩拜目前已进入E轮融资,总融资额约为3.55亿美元(约24.5亿元人民币),ofo已进入D轮融资,总融资额为5.8亿美元(约40亿元人民币);但是也要看到,与地方政府鼓励与支持的态度也有很大关系。很少看到哪个行业,能够获得管理部门如此大的支持力度。不少地方出台了鼓励支持共享单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本原因是共享单车的运行涉及公共资源,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因此,在共享单车的管理上,企业与职能部门之间的有序衔接与协调就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就拿共享单车遭遇的围城困境来看,问题实质就是数量过多、无序投放导致的管理混乱。可是,投放量多少才合理?对于企业和城市管理者来说,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企业考虑的是成本、收益、市场占有份额,而城市管理者考虑的是城市的整体容量和区域间的平衡。如果双方没有协商,没有预先做出制度安排,那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单车数量的失控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混乱。

  不可否认,共享单车享受了公共产品的便利,单车运营公司自然也要承担更多的公共责任,不可任性而为。而且,共享,这一新兴理念,除了技术上的创新价值之外,还承载着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与社会合作的理念。正因为此,除了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现在的乱停放等问题外,合作共治应该成为共识。建立一个政府、企业和市民合作议事的共治机制,让市民不任性骑行停放,单车企业也不能任性发展,如此,共享单车才有望成为帮助城市升级公共管理的一次机遇。

  2016年年底,深圳交警与摩拜单车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共享单车交通秩序管理工作的联合声明》。这为打造政企合作创新模式开了一个好头,希望这样的共治式管理创新越来越多,方能化解共享围城的困境。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