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三年多来,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点及面的长足发展,进度和成果都超出预期,并受到国内外的持续关注,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认同,热度一直不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点的“五通”也进一步具体化,由最初的道路联通改为设施联通,货币流通改为资金融通,涵盖内容和范围更全更广,内涵不断得到丰富。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的“五通”正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强大助推器。
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首要前提,政策沟通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中国一直寻求并实现了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和计划的对接,如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蒙古国“草原之路”、俄罗斯的“跨欧亚大通道建设”、欧盟的“容克计划”、英国的“北方经济引擎计划”、波兰的“琥珀之路”、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等均与“一带一路”实现对接合作。同时积极探索多边的合作机制,利用多边外交和首脑外交,在国际场合和多边组织中推广“一带一路”倡议,如2016年9月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随后中国领导人又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和亚太经合会议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11月17日,“一带一路”倡议被写进第71届联合国大会决议。目前,中国已经同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现出对“一带一路”的认同和支持,“一带一路”已不仅仅是中国方案,更是全球共识。
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不连不通、连而不通、通而不畅的现象是“一带一路”沿线最大的“痛点”之一,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与43个沿线国家实现空中直航,共签订了130多个公路、铁路、海运等运输协定。一批国际公路、铁路通道正在加紧建设之中:云南的中老泰公路、中越公路、中缅公路、中印公路国内段大部分已建成高速公路;中泰铁路、中老铁路也已取得进展。同时在中亚中欧之间开通了多条客货运输道路通道,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和中欧班列,2016年途经我国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的西行班列累计1220列。中国企业也在“一带一路”沿线承担了多个大型项目,在电力、通信设施和交通领域均有重要进展,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如中交集团承建的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铁路)于今年4月13日试通车。目前,中国的铁路装备已经实现了六大洲的全覆盖。未来10年,“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投资将进一步加大,累积达到80000亿美元,为互联互通注入强劲动力。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古代丝绸之路首先是一条贸易之路,只有在贸易畅通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设施联通和资金融通的需求,才有了民心相通的物质基础。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总额达到630000亿美元,约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在为沿线国家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升级,加速了沿线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形势下,中国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沿线贸易通关便利化,提高通关效率。三年来,中国积极探索建立经贸合作区,出现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运作良好的标志性园区,如泰中罗勇工业园、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贸易畅通提供了新渠道,在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贸易成本。电子商务方兴未艾,中国应利用自身国内市场的发展经验,搭建跨境电商平台,继续推动电子商务“走出去”。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动力。“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资金融通进行有力的支撑。2014年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提供融资支持,同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6月,亚投行批准了首批四个项目总计5.09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印尼、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和基建领域,2017年3月又新增成员13个,成员总数达到70个。随着贸易的增多,人民币投资和跨境业务日益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关注,大大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积的直接投资已经达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0%,其中五分之一以上是人民币直接投资。中国应进一步拓展人民币离岸业务,利用人民币离岸市场,把握金融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大趋势,创新区域金融合作方式,同时稳定人民币汇率,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金融动力。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三年来,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官方人文交流机制不断完善,高层互访,互派留学生,签证便利化进一步推进。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24个国家达已成学历互认。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彩,如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电影节等。同时依托“孔子学院”在丝路国家不断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如汉语、书法、太极等。“满眼是风光,处处有故事”,大美丝路跨越东西文明,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局预计,“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游客和2000亿美元旅游消费。民心相通在于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首先我们要有文化自觉和自信,充分把握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共鸣点,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国家形象,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其次要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文化交流互鉴的理想境界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唯有民心相通,“一带一路”才能成为和谐的“大合唱”而不是中国的“独角戏”。
随着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日益临近,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的“五通”建设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助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