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回本”说暴露功利教育心态

2017年04月13日 10:19   来源:东方网   王甄言

  2015年,吴凯硕士毕业。这一次,他决定不再申请H1B抽签,回国工作。吴凯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留美花费500万元,回国后月薪仅5000元”。虽然父母从来没说过让他找份好工作来“回本”,但吴凯常常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回本”。“我看这辈子是没戏了,我在美国8年花了400万元,我什么时候能挣到400万元?”(4月12日《广州日报》)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对于人的生活有多重要,不言而喻,读书的意义有多重要可见一斑。然而,当下不少人却把读书当作一种投资,不停地计算读书投入的“成本”和将来的“回报”,令人感到十分吃惊。

  发生这种现象,问题的根本在于人的功利化,进而推动教育也功利化。当下人们谈到教育,潜意识里就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似乎读书和教育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找工作”。虽说读书受教育之后找个好工作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读书乃至教育的全部意义都视为“投资”,希望“投入”与“产出”成正比,实在把读书和教育的作用看得太大了。

  因为,读书的根本作用在于丰富知识、提升才华。读书,让人变得懂事、文明;读书,让人变得高尚、完美;读书,使人类走出了蛮荒;读书,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总之,读书,有如同最高尚的先哲们携手共游,飞越无数迷人的仙境和神奇的国土的感受。

  的确,读书就是一种享受,让人感到生活充实,精神富有。一位先哲说过:“不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上一辈子;多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和将来。”读书的意义远不止要找一个好工作,将来可以拿很高的报酬,过上富裕生活。如果这样理解读书,简直是对读书的一种玷污。

  所以,尽管当下有知识有文化是找好工作的前提,且当下教育花费的确昂贵,普通家庭根本没有能力承担子女出国留学的费用,而自费出国留学后希望能够回报父母,难免会想到找到一个高薪岗位,只有这样才能“回本”,殊不知,直接把教育与“回本”挂钩,不仅是对读书的亵渎,也是对教育的羞辱。

  教育的目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读书的目的是教人修生养性,提高文化水平,提升文化层次,使人变得有知识、有水平、有能力,但绝不能把读书当作赚钱的捷径,以为读书多就该找好工作、拿高薪,是对读书和教育的误解甚至是严重亵渎。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在于有的人太功利,以至于教育和读书也受到了污染。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人对物质的渴望远远超过了对精神的追求,这是价值观的错乱,结果,扭曲了人性,曲解了读书和教育,而且,教育功利化非常流行,而把读书当作精神追求的人越来越少了,甚至成了“书呆子”,才使得读书和教育都堕落了,真悲哀,也不知道何时能扭转这种局面。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