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国家出台鼓励政策后,特色小镇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部分特色小镇建设“走样”,有些地方依靠政府部门打造“政绩小镇”;有些特色小镇建设“房地产化”明显;有些地方重“形”轻“魂”,特色小镇特色不足。
不少网民表示,一些地方不顾实际需求,跟风建设特色小镇,忽略了“特色”这一精髓,显然背离了培育特色小镇的初衷。建设特色小镇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产业为载体。
政绩驱动 特色不“特”
有网民认为,特色小镇“不特”,与一些地方急于求成打造“任务工程”、“形象工程”有直接关系。网民“秦蓓”指出,为了将小镇在规定期限内建到特定规模,部分地方政府,把特色小镇建设当作“票子和帽子”,从而忽略了“特色”这个关键,更有房产商视特色小镇为“掘金点”,将特色小镇“房地产”化,背离了建设特色小镇的初衷。
网民“董文龙”表示,“特色小镇”的首要属性是“特色”,包括文化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等。短时间内以大干快上的思维追求大规模建设,势必会对其他地区特色小镇建设产生“路径依赖”,为了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进行生硬的模仿、抄袭,使本来应该各具特色的小镇失去了特色。
网民“李娅”表示,特色小镇若只注重“名”不重规划,虽“面子”好看,但基础设施配套、服务配套等“里子”不足,发挥不出产业优势、旅游优势,必将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甚至会出现“空城”现象。
规范引导 突出优势
网民“胡建兵”表示,特色小镇应该精打细磨,不能操之过急,有了特色才能有发展。还有网民表示,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地方政府应做好规范引导,细化完善配套措施,不盲目追求快出成绩与数量,根据当地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突出特色产业优势,建设一批、成熟一批。
网民“李娅”表示,为避免特色小镇千城一面,首先,应建立科学可行的整体规划设计,避免克隆复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其次,深挖当地的传统文化精髓,找准小镇的产业优势,培育独特的人文气质与商业气息;再次,要严格建设特色小镇的审批程序,细化特色小镇审批流程和指标。
网民“清风明月”认为,作为立镇之本的产业规划要找准自身的特色,要为自身发展提供充足的产业背景支撑,注重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要以文化特色、生态资源为导向,在空间、风貌、项目、活动、环境等方面进行落实。
网民“计妍”表示,为防止特色小镇建设“跑偏”,进而导致“只见新镇不见人”,应该通过制定指标和标准加以限制和考核,去除政绩化的标准,不以数量论影响,而是以质量看成败。
(记者 李会平 整理)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