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两个一百年” 向着伟大复兴梦想不断前进

2017年03月03日 07:5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者的话】 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正确的道路矢志奋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逐梦之旅上不断前进。

  现阶段,我们正在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这是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最后冲刺,也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关键一程。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继往开来、砥砺前行,坚守初心、续写新篇,对于顺利实现我们党擘画的宏伟蓝图,进而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认真谋划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接续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展新画卷,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站在了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节点上。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宏伟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发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新的动员令。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最重要的是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把“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党不仅要率领全国人民完成“第一个百年”(建党100年)的伟大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还要率领全国人民完成“第二个百年”(新中国成立100年)的伟大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大历史任务既相联系又有区别,只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顺利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并为未来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不仅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延续,而且是更高阶段上的建设,必将面临更多新问题、新挑战,现代化的最终实现需要更宽广的视野、更宏大的战略、更艰巨的努力,是经济模式、生产方式乃至文明形态的转变和升级。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从实现现代化的未来审视今天的建设实践,更主动地对接未来现代化的新征程。要知道,国际上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半途而废、前功尽弃的国家比比皆是,在中等收入陷阱里苦苦挣扎的国家也为数不少。我们时刻不能忘记其教训。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前行。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要想及时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还必须积极谋划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认真制定现代化发展远景规划。为了确保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对2021年到2050年的发展蓝图有一个全面的谋划,明确我们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现代化。还必须认识到,未来的这些年并非一帆风顺,既有不断出现的困难挑战,也有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只要认真谋划、大胆开拓、勇毅笃行、凝聚人心,我们就一定会获得最终的胜利,确保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障。众所周知,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正确抉择。近4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2位,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正是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开拓前进,我们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迎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节点。在此基础上,要顺利实现我国发展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就必须一如既往坚定不移走好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掀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在向着伟大复兴梦想不断前进的征途中,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将为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证。

  以实干精神贯彻中央战略部署,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正是在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我们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将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阔步前进。在未来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还将面临更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深刻地把握时代特点和实践特征,以实干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发展理念等,不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意味着,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需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而且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阶段也要统筹推进“五大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推进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不断拓展。可以说,只有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才能真正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到了2020年以后,“四个全面”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可能会被新阶段的战略目标、以新的提法所取代。新阶段的战略目标,将在新的战略布局中继续居于引领地位。而且,新的战略布局仍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总抓手。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发展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既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不但指导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而且也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新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我们科学谋划未来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遵循。

  要把握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还必须进一步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些新的“伟大斗争”,既包括积极应对信息时代挑战,迎接新科技革命,建设生态文明,寻找新的动力,开辟新的路径;也包括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打造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还包括积极参与并改善全球治理体系,努力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稳定周边和国际安全,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等等。而要赢得这场“伟大斗争”,关键是要统筹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等方面的关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伟大的事业都是干出来的。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在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及时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行,就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撸起袖子加油干”。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执笔:唐洲雁 韩 冰 张 勇)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