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给人的不快,能否少一点?

2017年02月15日 07:38   来源:广州日报   夏振彬

  最近,《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栏目连续关注快递话题。服务“缺斤短两”,投递如抛“铁饼”,索赔程序繁杂,答应赔付却至今不给钱……一封封读者来信讲述着与快递相关的各种“不快”。

  有快递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快递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其服务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因此,近年来,快递行业万众注目,相关的乱象、“黑幕”也被频频送上头条——从实名登记难落实、暴力分拣、拒绝开箱验货到个人信息泄露、包装浪费,不一而足。

  这么多年看下来,不难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景象。围绕一个快递包裹,顾客生气不满,快递员身心俱疲、叫苦连天,商家也很“受伤”——这个问题似乎成了一个死结。

  怎么办?看看日本,人们寄东西时常常随便装个纸袋子或者塑料袋就行了,为什么?因为快递员服务良好,不只毕恭毕敬,还对包裹轻拿轻放;仓库也导入了先进的物流仓储设备,尽最大可能降低人工作业量。再比如美国,快递都由公司统一车辆进行配送,一般一辆车内包括一名司机、一名专业的投递人员;快递员工作时间非常固定,类似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相比之下,我国的快递虽然“物美价廉”,只需十来块钱就能在几天内穿越大半个中国。但说白了,国内快递行业仍然是低人力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起步较晚,却在电商的催促下野蛮生长,资本、企业蜂拥而入,不少公司一味血拼低价、不断扩张,对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等却无暇、也没兴致顾及。  

  从长远看,快递企业向智能化升级是大势所趋,而低价竞争也有必要被“优质服务+合理价格”的秩序所取代。目前,已经有企业开始应用自动传输、机器人配货分拣等新技术,今后更多智能手段应该成为标配。另一方面,更细致的规范、更严格的监管不可或缺。快递行业监管虽然难度很大,但不妨向其他行业取经,比如餐饮企业的“明厨亮灶”,对排污的突击检查、暗访、从严处罚等,快递监管也可以多多尝试,只有让违规行为、劣质服务的提供者感觉到肉疼,快递给人的不快才能减少。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