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健康促进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重要论断。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建设成为国家战略。
去年,上海成功举办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也发表了健康促进《上海宣言》,全球百城市长达成《健康城市上海共识》。世界卫生组织已把上海称作全球健康促进的样板城市;上海率先探索的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等改革举措,也在全国进一步推广。此外,上海人民也充分享受了医改和健康红利:市民平均期望寿命首次超过83岁,领先全国;三大健康指标持续十多年居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而在这些成绩之外,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更需贯彻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其中最具实践性,也尤为迫切的,是“健康融入万策”——这既是国际社会达成的最新共识,更是中国政府面对健康领域诸多挑战的现实抉择。在公共政策中充分融入健康意识、促进健康福祉,除了将促成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更将影响未来十多亿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众所周知,由于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等因素,中国社会正背负起越来越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肝癌、食道癌等患者人群。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2013年全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68.2万例,死亡病例222.9万例。传染病危险因素远未消除,慢性病又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势头,疾病治疗成本高昂。这种状况不改变,将吞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健康问题并不只是“卫生部门”的专利。“健康融入万策”,意味着各级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时,应以人民为中心,把人的健康放到优先位置,贯彻到政策制定、实施、分析、评估的全过程,促进健康福祉的全社会、全人群、全生命周期覆盖。换言之,任何部门在出台任何政策前,都要先考量一下:这项政策将产生怎样的“健康效应”?
在“大健康”施政理念的引领下,经济、环保、绿化、教育、体育等部门的工作将成为健康促进的新增长点:能源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更有利于人群健康,环保政策的实施要更有助于控制危害健康的不良环境因素,公园绿地的增加将更好改善居民休闲健身生活的质量,健康教育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娃娃抓起”,体育资源将更多用于群众性健身运动……拿身边事说,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贯通后,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成为申城市民的健身大道。
“健康融入万策”不仅对政府各部门有要求,对企业和民众也有要求。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要确保不把商业利益凌驾于人们的健康之上。这就意味着产品要符合卫生、安全、健康的标准,同时也要重视职业卫生,做好职业防护,要更多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让员工少加班。民众是健康促进的主要受益者和参与者。许多影响健康的疾病说到底是“生活方式病”,都是由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民众要提高健康素养,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摒弃健康陋习,崇尚低碳、环保、绿色的生活,践行“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大健康基石,“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把健康生活的金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健康融入万策”对卫生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学界要成为健康理念与政策变革、创新的发起者和推动者,要改变以往重治疗、轻预防的做法,把更多资源用到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上,补好康复、老年护理、儿科服务、精神卫生等短板,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生在开好刀、治好病的同时,还要致力于医学科普和健康理念传播,让市民少生病、晚生病。
世界卫生组织肯定的“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民众参与、社会共治”的健康促进上海经验,将给人以更多启迪。政府、企业、民众和医学界要共同努力,达到“健康融入万策”的公共目标,使健康生活人人共建,人人共享。值得期待的是,在这样的健康环境下,上海市民将享受更多的医改和健康福祉,从平均期望寿命全国第一向健康期望寿命第一迈进。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