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华:中国智慧的国际表达——现状、问题及建议

2017年02月09日 10:4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进入丁酉新春、闻鸡起舞脉动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文明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在缓解全球文化冲突上应当提供中国智慧、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观点、贡献中国方案。

  然而,毋庸讳言的是,中国观点国际话语权依然偏弱,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亟待增强。如何利用国际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加强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近期先后与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台湾地区钱复先生、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美国哈佛大学燕京研究院研究员黄万盛、美国康州大学终身教授居延安等专家学者做了广泛而深入交流,他们的观察思考与意见建议切中时弊,富有启示,具有参考价值。

  现状与问题:“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亟需改变

  当今国际舆论格局仍然是“西强我弱”,我国在国际上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正面说得少、负面被夸大的境地。具体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国国家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表达的中国立场、提出的思想观点、展示的风采魅力,得不到西方主流媒体充分传播,与西方大国领导人在我国的传播效果上有差异;二是涉及我国核心利益敏感议题比如南海问题、台海问题、人权问题、民族问题等,我国的立场和观点难以为国际社会了解以获得理解与支持;三是我国改革开放创造的受到世界认可的“中国奇迹”、“中国故事”,在国际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客观、公正、真实传播;四是我国学术话语体系与国际学术界“不够接轨”,在重要国际学术论坛上看不到或难以看到中国学者身影,听不到或难以听到中国声音;五是我国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社会变革中的新情况、突发性重大公共事件等,往往被西方媒体夸大传播,放大负面效应,引发国际社会误读误解误信。

  原因:错综复杂的主客观因素

  之所以产生这些状况、存在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

  一、西方媒体“他塑”形成“反差”

  西方国家主流媒体一般比较淡化“国际新闻”,不会大篇幅报道别国发展成就。对我国报道,西方媒体往往以冷战思维的立场观点、“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议程设置的技巧方法、揭丑报道的传播取向进行传播。客观上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被“他塑”而非“自塑”,使中国真实形象与西方主观印象形成“反差”,令西方国家大众认识不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二、国际舞台没有充分“发声”

  以联合国为例,在这个国际舞台或广大经济社会领域,不是人家不给我们在国际舞台说话机会,而是恰恰相反,人家主动邀请我们参与国际会议并希望听到中国看法和成功经验,而我们却是差强人意。除了我官方代表出席会议外,我们许多人士或代表并不重视或很好利用国际发声机会。当前主要问题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不想说,人是到场了,但多数时间为听会模式,很少发言,更少参与讨论,此种与会意义不大;二是不敢说,除了请示的稿子外,什么也不敢说,也不敢参与讨论,老是怕说错话,严重影响了我们发声;三是不会说,话语方式陈旧、官话套话空话,中国故事讲不好;四是语言能力弱,与会人员常常在语言上吃亏,不能很好表达我方意图、参加讨论就更吃力。

  三、学术话语与国际“接轨不够”

  中国学界存在一种倾向,就是一些学者跟在西方学术后面作解读性、注释性研究,花大力气去证明外国人理论是对的。比如,关于“软实力”话题,事实上是西方冷战思维学术观点,近年来被西方学术界淡化而很少提及,而在我国学术界仍然是热点话题。再比如,基辛格博士想返回哈佛大学任教被婉拒,到哈佛校园演讲也会遇到部分师生抵触,认为他的学术观点已显陈旧,而在我国则被奉为上宾,难免会让国际学术界不解。事实上,不少中国学者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不仅被国际社会看不起,更不要奢望有什么国际话语权。

  四、智库专家难以与世界对话

  围绕全球发展趋势、人类重大话题、世界热点舆情,智库专家在各类国际性会议、论坛等场合,参与讨论、发出声音、阐述观点、进行游说,已经成为当今一个通行的“国际惯例”。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智库学者在国际舞台上参与性、活跃度、话语权明显不够,难以在与其他国家智库人士思想碰撞中进行对话,发出中国声音。主要原因是,我国新型智库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国际化人才相对匮乏,国际交流经验积累不足,难以提出立足全球化、具有前瞻性、带有标识性的思想、观点、概念引发话题,尤其是受制于语言障碍不能参与抗辩,这些表明我国智库专家走向世界话语舞台还有很大距离。

  五、国际传播“编码”难以被“解码”

  在纽约时代广场,经常可以看到大屏幕上播放的来自中国的形象宣传片,动机良好,效果却出现偏差。据分析,一是传播受众对象不明确,内容缺乏接近性;二是过高频次播放让人感觉是“砸钱”,显得过分张扬;三是缺乏公关意识,文化元素不够,显得生硬,不够柔和友好。这就引发一个问题,我们的国际传播往往从自身愿望出发进行创意,精心策划制作的“编码”往往难以被国际受众“解码”接受。

  用国际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对策建议

  如何进一步加强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切实利用国际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出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一、善于充分利用“国际发言权”

  现在有一个说法叫“争夺国际话语权”。顾名思义,就是从人家手里夺取话语权利。在某些西方控制并对我歧视的领域,这种表述是对的。但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既我们现有的国际话语权并没充分利用或没利用好。

  仅就联合国经济与发展议题而言,各国围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少数民族、环境保护等等议题正在开展讨论和谈判。除我国代表参与正式外交谈判外,大量其它国际会议和研讨会很少有中国人参与,反倒是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比我们活跃许多,声音比我们响亮得多。 我们哭着喊着要争夺国际话语权,我们要问问自己,现有的国际发声机会都用好了吗?机会来了,你人又到哪里去了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讲好中国故事,讲故事的人都不在场,谁去讲中国故事呢?往往是外国人在讲中国故事。有鉴于此,作为加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第一步,亟需把我们已有的国际发声机会即“国际发言权”用足用好!

  二、找准抓实切入点和着力点

  作为快速发展的世界大国,我们确需尽快加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但是,我们不能笼统地讲争夺国际话语权,而应找准抓实切入点和着力点。

  以联合国为例,联合国工作主要有三大块:一是战争与和平,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于涉及战争与和平的重大事宜既有话语权还有否决权;二是人权,西方国家和媒体对我偏见较深,我发声阻力较大,确需做争夺话语权的长期斗争;三是发展领域,是尽快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最重要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因为在该领域我政治阻力小、朋友多、成果丰硕,可很快产生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成果为世界各国所津津乐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希望多听到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我影响力,提升话语权,确立大国地位,就要在该领域下功夫。

  三、克服人的能力建设“短板”

  要加强我国际话语权,必须加强人的能力建设。在国际舞台上发声,首要的是人要到位,重要国际会议和研讨会不能缺席。但是,光出席会议远远不够,为中国发声的人的能力至关重要。建议国内精选一批在经济社会领域有较强国际沟通能力、外语好、熟悉本领域工作的专家人才,全面参与国际会议和讨论,在重要国际领域较快形成我国际话语方面的规模优势。此方面应由国家出面统筹协调,单靠部门是难以实现的。同时,要注意培养精于国际沟通和通晓国际话语方式的青年梯队,确保队伍越来越强,中国声音越来越具有世界影响力。

  四、抓住国际社会重大议题发声

  作为有影响的世界大国,应为国际社会提供自己的公共产品。近年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和“能源互联网”等新理念,就产生了很好效果和影响。要想提升国际话语影响力,就要找人家都在关心的问题发声,才会产生共鸣和效果。如果只讲自家“独门绝活”,人家听不懂、也不感兴趣,自然也不会产生影响力。中国在这方面已做了不少令世界称赞的事,例如,联合国2030议程中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已纳入我们国家“十三五”规划,并向联合国介绍经验。又如,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中国代表发挥独特作用,为会议最终达成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再如,在南海问题上,通过国际游说,世界各国政界人士、智库学者发表观点,对菲律宾发起的国际仲裁表示谴责,我国立场获得国际社会支持。今后,中国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联合国2030议程有169项可持续发展子目标,涉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涉及世界经社发展所有领域,与各国人民包括我国民众息息相关。我们中国学者应研究相关重大问题并拿出成果与世界分享。例如,研究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政府管理提出的新挑战;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如何确保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和各类专题报告的研究撰写;参与研究如何为可持续发展融资;研究电子政务、商务对发展的重大意义;如何应对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诸多挑战;如何解决中等收入国家所面临的困难;研究老龄化和养老体制问题;如何用好大数据和统计资料为发展服务;如何做好反腐败工作等等。这些国际性问题与中国国情完全契合,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完全可以与世界分享,而这又是各国所喜闻乐见的。我们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的理念,有可能成为中国贡献的“公共产品”,中国话语影响力就自然显现出来了。

  五、中国学术话语应关注全球性宏观前沿课题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应当关注事关人类发展的全球性前沿课题,注重问题意识,开展宏观研究,拿出自己的创新观点,证明自己是对的,才能树立中国人的学术地位。在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如果能有一批有独立见解的优秀中国学者,善于抓住影响人类发展前途命运、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体现中国立场,代表中国智慧,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观点,贡献中国方案,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那么我国学者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将会有很大飞跃,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将会得以较大提升。

  六、着力打造中国的“智库舆论场”

  智库是生产知识的机构,是提供智慧的地方。中国智库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智库的话语权相对较弱。现在情形是,面对社会发展重大议题、突发性公共事件和错综复杂的舆情环境,智库一般只通过内部渠道为决策者提供咨询,而缺少公开、公正、公平的社会参与,使我国智库形象显得封闭、保守、不活跃。按照国际智库运作规律,一般而言,只有30%左右属服务于特定对象的保密性研究,其余均为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研究。我们应当鼓励我国智库在服务好党和政府决策的同时,更多参与公共话题,提供研究成果,服务大众认知,促进社会进步。我国智库应当运用多种方式比如主题论坛、专题研讨会、成果发布会、媒体访谈等传播研究成果,注重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微信、微视频、移动客户端新媒体进行传播,不断提升社会传播力,打造“智库舆论场”,进而不断提升新型智库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在此基础上,鼓励支持国内有影响力的智库及其智库专家学者,广泛参与国际智库对话交流,站稳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阐述核心价值,弘扬中华文化,体现东方智慧,通过智库游说这一国际惯例,大幅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七、不断改进跨文化国际传播

  在中国故事国际传播中,要花力气继续做好西方主流媒体工作。同时,在面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宜进一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认同感;在对外表述中宜有明确的主体意识,通过良好的“自塑”传播中国人真实形象;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宜有具体、生动的案例,增强传播的贴近性和可信性。

  (作者何建华,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