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智库如何走向国际?

2016年12月14日 08:45   来源:光明日报   杨谧

  影响力是智库核心竞争力的外在反映。科技智库影响力如何评价、怎样提升,如何推动科技智库迈向国际?这是科技智库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日前,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就此主题召开座谈会,引发与会专家热烈讨论。

  谢华育(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评价工作目前有不少难点,比如如何把智库和智库载体区别开来,以哪些硬件条件来定义智库,地方性智库是以所处地域来划分还是以研究范围来划分,现有评价指标体系是否合理,如何把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合起来,如何建设智库数据库等等,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黄昊(复旦发展研究院):提升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和推动人文外交紧密相连。过去的外交侧重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政治等方面关系,而今天的外交则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对人与人之间文化关系的重视和考量。因此,无论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是从事科技研究,推动人文外交应该是增强智库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杨耀武(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科技智库的建设水平与国际水准之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上海提出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但相应的智库研究力量尚显得薄弱和分散。科技智库增强国际影响必须注意几个层面:国际资源的利用、对接国际能力的提升、国际性成果的开发、国际性规范的建立等,最终形成综合的国际影响力。

  赵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在中外智库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中国智库议题设置的能力和研究深度等方面的不足凸显了出来。比如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问题上,美国对中国的研究就比较透彻,而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则存在较大的差距。

  盛焕烨(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媒体是提高智库影响力的重要渠道。科技智库要顶天立地,“顶天”是为决策者服务,“立地”是为大众服务,科技智库要对宣传方式做出选择,不能以花哨的标题来吸引眼球,而应以有分量的研究报告来达到咨政启民的目的。(杨谧 整理)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