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智库全层次全要素评价体系

2017年02月09日 09:55   来源:光明日报   李刚

  编者按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随着2017年来临,对过去一年智库发展的总结、反思与评价又成热点。1月25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团队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6》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不久之后,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中国智库报告》等评价报告也将发布。与智库建设同频共振,智库评价工作也在不断进步,评价体系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智库研究者、智库工作者和智库关注者投入智库评价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建言中。为促进智库评价工作进一步提升,特约请专家,就此主题与读者共同交流、激发思考。 

  现有的智库评价体系大都聚焦影响力评价,这是对智库的效用、效果进行评价,属于外部评价。应建立包括纵向影响力评价、治理评价和管理评价“三位一体”评价,横向智库人才评价、产出评价、项目评价、财务评价、研究咨询评价、传播沟通评价“六要素联动”评价在内的、纵横结合的智库全层次全要素评价体系。

  影响力评价的内在困境

  评价是现代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公共机构和公共产品是评价的主要对象。由于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和公共属性,它们的绩效并不能完全由市场衡量。因此,评价就成为衡量公共机构及其产出的一种重要方法。

  就机构而言,评价工作有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之分。外部评价又有被动参与评价和主动参与评价两类。内部评价一般有两种目的,一是回应外部的问责,二是改善机构营运质量。智库作为提供战略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产品与服务的机构,既是评价工作的主体,也是各种社会评价的客体。

  智库外部被动参与评价体系,比较著名的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全球智库报告》(GGTTI),上海社科院的《中国智库报告》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和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课题组研发的《CTTI来源智库MAPA测评报告》。在这4个评价体系中,大部分智库是被动参与的,评价主体并不需要事先得到智库授权或者同意。这种评价的常见形式是智库评价报告,各种排行榜是此类评价报告的最大看点。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等是智库评价关注的热点。这种“外部被动参与评价”是有价值的。尽管中国智库界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全球智库报告》存在不同看法,有的明确指出其“不科学、不严谨、不规范”之处,但也有学者认为,其最大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排名,更在于较早催生了中国新型智库的行业自觉。

  然而,如果把智库评价仅限于“第三方的外部被动参与评价”,一味编制各种名目的排行榜,那么实际上就是把智库评价工作狭隘化、单一化。如果把一种智库排行榜绝对化,那么这种排行榜就有可能变成某种“话语暴力”,影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健康多元发展。

  发挥体制优势,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评价体系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治理体制的优势是全国一盘棋,上下信息沟通顺畅、协调便利。由中央层面的机构或第三方社会组织出面组织智库认证、评估和评价,操作比较容易,也相对具有权威性。在德国,设有中立的第三方机构专门负责对全国智库进行评价,其中以莱布尼茨协会的评价最为权威。莱布尼茨协会是德国各专业领域研究机构(智库)的联合协会,拥有法律所赋予的对全国研究机构和智库,尤其是国家级和州级研究机构进行评价的权力。作为德国著名的科研评价机构,莱布尼茨协会制定了完善的评估标准和体系以及科学的评估流程和原则,组织专业力量对智库进行评价。此外,莱布尼茨协会内的智库是依法主动申请被评价的。

  我国可以学习德国莱布尼茨智库评价体系和美国智库管理的经验,建立自己的智库治理评估体系。中国智库发展至今,仍然缺乏对整体情况的全面了解和相关数据统计。因此,学习德国莱布尼茨协会体制,通过构建以行业指导和评价为主要任务的智库研究和评价组织来摸清中国智库的数量和质量,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思路。

  为此,建议成立“中国智库研究会”,规划、协调全国的智库学研究,逐渐建立我国智库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同时,依法赋予研究会部分行业管理的职能。比如规定所有境内智库以机构会员的形式加入,对申请加入的智库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评估,编制动态的有淘汰机制的“中国智库索引”,收录评鉴合格的智库。这样不仅可以摸清中国智库的“家底”,还能使入选智库凭借此资质获得更多参与决策咨询项目的机会,同时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六要素联动”的内部评价体系

  智库是典型的资源依赖性组织,其经费主要来自拨款、捐助和有限营收,因此具有较强的外部依赖性。这就导致外部(例如政党和政府)对智库的信任极为重要,失去外部信任就意味着无法获得经费和其他支持。而定期提供内部评价报告是维持和强化外部信任的重要手段,也是回应外部问责的主要途径。另外,智库同样存在治理问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这也使得内部评价变得极为重要。内部评价的本质是对话和学习,而不应是评判,因此应采取谦逊态度,互相学习。

  根据不完全调查,在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内部评价体系的智库还很少,大部分智库内部的评价活动尚属于偶发和随机行为,智库内部评价制度化水平较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的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有的存在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还有的流于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的做法”。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智库内部评价体系和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或建立了也没能有效地运行。

  智库内部评价包括智库人才评价、产出评价、项目管理评价、财务评价、研究咨询评价、传播沟通评价,这六种评价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孤立地评价任何一项要素,并不能得出智库建设水平的高低,因此需要建构“六要素联动”的内部评价体系。

  人才是智库生存的根本。但是孤立考察智库专家的标签性特征,比如学历、学位、职称、职务等,并不能评价专家的优劣。应该把智库专家放在六要素的语境中评价,不仅看其资质,还要考察其价值观、国际视野、思维品质、研究咨询、项目管理、沟通协调,才能作出客观可靠的评价结论。人才评价也是一种智库内部沟通。智库每年度都会要求专家和行政人员提交年度工作总结(即自我评价),智库管理层应从智库管理视角对这些专家和行政人员作出年度评价,给予员工人力资本提升的指导和奖励,使优秀的专家和员工能够“留得住”。

  智库产品质量高低决定了智库声誉大小。智库产品包括研究报告、会议讲稿、PPT、学术论文、著作、大众刊物、新闻发布会内容、会议文件等。一般而言,智库并不对以上所有产品进行评价,给客户和媒体发布的研究报告是评价的主要对象。产品质量评价是智库内部评价中备受重视的一种评价。同样也不能孤立地评价智库产品的优劣和智库产品影响力的大小。高质量的智库产品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产生一流的传播效应,高水准的智库产品和高水准的智库传播联动才能产生1+1>2的效应。

  总之,评价本质上是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之间沟通对话的持续性互动过程,其目的是促进智库共同体内部的会话与沟通,从而促进共同体内部的思想创新、知识创新、话语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智库评价应深刻把握智库共同体运行的内在规律,把纵向“三位一体”评价和横向“六要素联动”评价相结合,把基于数据、证据的定量评价和专家经验判断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智库的全层次全要素评价体系,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迈向内涵式发展新范式。

  (作者:李刚,系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