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式放水”,有助把牢人民币汇率“定盘星”

2017年02月06日 15:04   来源:东方网   盘和林

  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央行就“撸起袖子加油干”,继节前提高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10个基点后,一口气提升了逆回购和SLF(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尤其是SLF隔夜利率,一次上调35个基点,让各界颇感意外。这是2014年MLF创设以来,央行首次上调该操作利率。(证券日报,2月5日)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上调MLF利率,到提高公开市场利率,再到上调SLF利率,央行货币政策已显性收紧,并可能进入加息周期。机构预测称下一步将是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

  央行“加息”当然有诸多复杂考量因素,例如中国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市场对经济探底的担忧逐渐缓解;抑制资产泡沫;推动金融去杠杆;防止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等等。

  但笔者认为,央行“加息”主要意图还是在稳定人民币汇率,2017年中国经济最大风险来源于外部,即美联储加息所导致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经济国家的资本大量外流,只要把牢人民币汇率这一2017年中国经济“定盘星”,从短期看,对房市、股市、债市、大宗商品价格等存在一定的“利空”,但长期来看却是“稳中求进”的“利好”。

  周五(2月3日),备受关注的1月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出炉。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季调后就业人数增加22.7万,远高于预期值18万;非农就业人数增长创4个月以来新高。从去年以来,美国非农就业等数据使得美联储加息预期一再升温,旧金山联储主席Williams在本周五称,今年加息三次是“合理的猜测”,称有部分依据支持今年3月加息,所有FOMC会议都有可能采取行动。美联储铁杆鸽派高官Charles Evans也称,不排除今年三次加息的可能,并且预计美国会加快经济增长。

  美元加息必然会引发国际资本向美国流动,导致资本流出国的货币金融混乱,如出现被动加息、货币紧缩等,干扰其正常经济运行及经济增长,一些外汇储备不足的国家还会发生债务危机。因而,美联储日益高涨的加息预期对中国外汇政策、货币政策构成不小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是2017年我国经济最大不稳定因素之一。一个可以佐证的事实就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形成直至去年12月份靴子正式落地,间接或直接导致中国外汇储备两年骤减近万亿美元。

  著名货币经济学家李稻葵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最大的风险不是房地产,而是货币存量居全球最高所导致的资金的迅速外流。因为资金外流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快速下跌、巨幅贬值。资金外流与汇率下跌形成一个双螺旋式的向下通道,将导致国内金融体系迅速失血,资金周转不灵。而央行所采取的注入流动性的措施又将加剧汇率的下滑,从而反过来带动资金的进一步外流,资产缩水。这种金融体系的崩溃,将导致中国经济改革的成果倒退十几年。

  实际上,对于资本外流导致外汇储备下降,央行早就开始未雨绸缪,并不是被动挨打。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宽进严出”的政策,例如2016年实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新规;鼓励外资投资;对企业违规违法使用外汇的行为进行管理、加大打击国际洗钱力度等等。

  最近一段时间,为了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央行投放的流动性规模很大(即“放水”),有可能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的压力,央行给市场利率适度“加息”,相当于提升了人民币的内在价值,有助于稳定内外利差,减缓资本外流,从而实现人民币汇率的短期稳定。

  特朗普上台以后,公开表态不希望美元走强,美元相对走弱,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的趋势,因为美联储的加息决策并不取决于总统,而是取决于数据。央行要争取这难得的“窗口时间”,适度提升国内利率,继续实施“宽进严出”的国际资本流动政策,减缓国际资本外流趋势,就可能实现2017年人民币阶段性企稳,从而将美联储加息的危害性降到最低。

  央行“加息式放水”后,舆论普遍对房市、股市、债市等持“悲观”态度,甚至做出了“地产凛冬将至”“商品高处不胜寒”等预测。但我们看待问题的眼光应放更长远一些、放更宽广些,美联储加息带来的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才是2017年最需要防范的、也是最为重要的风险。“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在这个意义上,股市、房市、债市眼前的“小利空”要比以后的大波动好得多。两害相遇取其轻,只要外汇储备保住了,人民币汇率这个2017年中国经济的“定盘星”把牢了,就是最大的“利好”。这也是央行未雨绸缪进行“加息式放水”的初衷。

  (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