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影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高级经济师
1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快建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大数据平台。移动互联网时代和传统互联网时代不同,传统互联网是基于PC的互联网,PC用户很难实现实时在线,数据规模和增长速度可以预期,传统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各类数据中心即可以满足现实需要。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与电脑互联、人与人互联、物与物互联,真正实现了万物互联。万物互联要求实时传输、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也孕育而生。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的监测统计,2011年全球数据总量达到1.8ZB(相当于18亿个1TB移动硬盘的存储量),这一数值还在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总共拥有35ZB的数据量,增长近20倍。
面对爆发式增长的海量数据,基于传统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需要更新升级。我国亟需打造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国家级大数据平台。在201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了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总书记提出要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信息经济时代,数据将是驱动未来经济增长的“石油”;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如何利用大数据驱动经济社会创新和政府管理,是我国政府应对未来挑战和引领未来全球竞争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政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有效措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在中央政府带动下,各地也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围绕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地方政府纷纷投资建设自己的大数据中心帝国,这些所谓的“大数据中心”各自为政、相互分离、互不协调,不仅缺乏一体化的战略规划,而且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有些地区规划了大量的建设用地,建设了超大规模的大数据或云计算产业园区,动辄就是几十亿元的投资和上百万新增服务器,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
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需要在四方面创新突破:
一是理念和认识要创新。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不是传统意义自建数据中心,各地不能一哄而起,大搞重复建设。而是要充分利用已有政府和企业数据中心和闲置计算资源,国家统筹考虑数据资源、存储资源,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
二是建设方式要创新。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不是集中式的,而是分布式的。要充分利用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大数据中心”, 将每一个“大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的一个枢纽,将不同的枢纽作为分布式的一个节点,将不同的枢纽节点连接起来形成全国一体化的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需要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要建立合理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实现全国各地数据中心一体化运营,盘活已有的“僵尸”数据。
三是投资方式上要创新。国家应主导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规划和顶层设计,但需要谨防国家主导投资建设。要充分调动社会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尤其要和具有大数据开发和应用能力的企业共同参与投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不应仅仅包括政务数据,而是要打通政务与企业之间数据共享通道。企业具有强大的动力利用政务数据,政府应在保证数据安全的条件下与企业合理共享,降低企业利用政务数据的成本,提高企业创新效率。
四是在数据利用上要创新。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用户不应该仅仅是政府,而应该向社会开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生产数据的主体,也是数据使用的主体。数据资源只有真正利用起来,才能将数据转换经济增长的“石油”。国际经验和我国历史经验表明,唯有开放合作才是科学合理的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合理选择,要防治走上“封闭”和“自娱自乐”的道路。要在机制建设上,保证数据来源是开放合作的,对数据利用也需要充分开放,真正打造信息社会的信息基础设施,为民所用。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