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莆田“鬼市”盛行折射品牌创建之殇(图)

2017年01月16日 14:10   来源:南方网   谢晓刚

  想做电商卖高仿鞋?呵呵,不用四处找“黑市”了。在福建省莆田市安福电商城,假鞋、假发票、假快递、假手机卡应有尽有,并且绝对“安全”:它是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月16日《中国青年报》)

  1月11日23时许,与安福电商城一条马路之隔的某地下仓库路口,来此提鞋、送鞋的商家骑着摩托车,路口一时拥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卢义杰/摄)

  事实上,无论是所谓的“真标”,还是“高仿”,都难逃假冒之罪。但,莆田“鬼市”存在和发展,却也有其一定的基础。

  莆田市上个世纪为国际名鞋代工遗留下来的技术火种,一定程度上助力着“假鞋”的制造与繁荣。如今,代工厂转至人力成本更低廉的他处,庞大的从业人员队伍,拷问着地方经济的转型困局。一名6年前“金盆洗手”的“阿冒”坦承:一度,他响应政府号召,做自主品牌,但同一条生产线做出来的鞋,挂名牌能卖500元,挂他的牌只卖150元,还卖不出去。

  安福电商城内的小区,一户商家摆出了高仿鞋与提前打印好的小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卢义杰/摄)

  电商的盛行助长了这种以真实技术为火种的“高仿”“真标”商品,至少在当地和一些商贩看来,技术纯真,质量过硬,客户无意见才是硬道理,也是这么多年来支撑“鬼市”一路走来的前提。

  按理说,一边解决了当地就业人员,一边又为政府创造非常可观的收入,再加之广为传之的好口碑,“鬼市”应该光明正大经营才对。理是这么个理,事也就这么个事,但假冒就是假冒,违法就是违法,不能因为有着真才实料的技术和过硬的质量,就可以堂而皇之打“高仿”“真标”的旗号,这明显存在侵权、假冒之违法。法有禁则不可为,当地政府和执法部门应该知晓其中的厉害关系,不能因眼前的苟利而失长远发展之大计。

  从中不难看出,创造出喊得响、叫得亮的品牌不容易,即使同样的技术同样的质量与知名品牌之间的价格差异巨大,但不能因为这个而放弃自我创新,去干所谓的“高仿”的违法野路子,挣一时的痛快钱而失了尊严和名声。

  近年来,政府力导企业创新创品牌,我国也有如中国高铁等一批可以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自主品牌,但也存在着一些领域的技术短板,毕竟十指有长短。可无论如何,一个品牌的创建,地方特色经济的长远发展,是无法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需要企业的自主创新、政府的引导、法制的匡扶、时间的印证。

  当地力求3年内让此处年网络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愿景是好的,但如果任由“高仿”“真标”盛行下去,即使取得了短期突破,也会因违法、侵权,缺乏自主创新品牌,而丧失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最终会真的沦为无人问津的“鬼城”,还会给当地其他成熟产业、品牌的发展带来“高仿”假冒的烙印,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