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在湖北宜都某公司打工的2000多农民工,高兴地领到了工资。当天,2500万现金在当地40多名公安干警的看护下押运至该公司,厂区内10多个农民工工资发放点被围得水泄不通,40多名工作人员将工资一一核对,然后装进专门的信封发放给农民工。有的领到1万多元,有的领到数千元。一些农民工,手拿工资笑逐颜开。(1月15日 中新网)
近期,集中发放农民工工资的新闻屡屡见诸媒体。有的是法院把企业欠薪案件执行款集中发放,有的是政府有关部门主导集中发放追回的欠薪,有的是企业主动集中发放工资。虽然发放主体不同,但共同点是:集中发放、大量现金、农民工兴高采烈、惊动媒体。从媒体报道的图片看,成捆的现金、高挂的横额、热闹的场面、喜悦的笑脸,让公众很难与领取被拖欠工资“挂钩”,反而似一个颁奖现场。
每年年关临近,这种集中发放农民工工资的新闻总会如约而至,逐渐多起来,已成“狗咬人”式的例牌新闻,关注度越来越低。有的甚至已异化为个别政府部门自我贴金的机会,或是某些企业的营销噱头。似乎不堆积大批现金来个现场集中发放,不足以引起媒体关注,也不足以体现对农民工的关怀、重视。
像上述宜昌某公司一样,报道虽然说“公司准时向农民工发放报酬”,事实上多半是集中发放被拖欠薪资。试想想,农民工当月工资哪有人均1万多元的?每月发放工资哪要40多名警察看护押送?正常发工资渠道畅通,哪里会出现人山人海集中领工资的热闹场面?工资如常照发,哪会引发媒体的关注?
农民工付出劳动后,每月能足额领到工资,是其权益所在,也是企业义务所在,还是政府有关部门监管职责所在。现场堆起大量现金集中发放工资,看似有声有势,实则劳民伤财,弊多利少。一来大量现金需要大量警力、人力看护,无端占用社会公共资源;二来给银行现金调拨带来额外难题;三来给农民工保管现金陡增风险。如今,金融服务业发达,将工资转账或直接支付至农民工账户,比现场发放大量现金要省事得多、便捷得多,也安全得多。再说,有些农民工由于种种原因,或许需要提早返乡,集中发放现金工资显然也会给他们带来困扰。
集中发放农民工工资的新闻,每年春节前都有,公众似乎已见惯不怪。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是天经地义之事,本不该成为新闻。这种新闻的背后,往往有许许多多家庭的殷切期盼,有太多的辛酸和泪水,有责部门也难免有失职之嫌。这种新闻越多,越反映出农民工基本权益的保障越令人担忧。其实,第一时间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比什么都重要,兴师动众地准备堆砌如山的现金现场集中发放,搞得像颁奖似的,让农民工领自己的辛苦钱感觉好像领奖一样,已然变味走样,实在是多此一举。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