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华:让雾霾治理更加可感

2017年01月09日 09:17   来源:环球时报   

  这个冬天,京津冀地区出现持续重污染天气,引起居民焦虑。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与北京市代市长蔡奇分别于6日和7日主动面对媒体,正面回应公众关心的问题,效果明显。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雾霾治理早已超出技术层面。如何让老百姓明显感受到雾霾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在某种程度上与技术层面的进步同等重要。

  首先应让雾霾的成因变得更加可感。进行成因分析时,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同等重要。横向比较可知,雾霾状况在全球处于怎样的阶段;纵向比较可知,雾霾关键指标处于怎样的态势。进入工业化后期,政府如果没有一些特殊、强制性的政策和管制,雾霾出现就会成为必然,工业化起步较早的英国、美国、日本等都曾出现类似状况。

  总体上,在与其他国家相同的发展水平和环境条件下,中国治霾效果很明显。从陈吉宁公布的数据,我们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舆论压力较大时,公布这些主管部门已掌握的数据,能给人以信心和希望。

  此次雾霾范围较大,持续时间长,容易使公众对治霾效果预期形成较大落差。若主管部门的信息公开不完整、不全面、不及时,容易加重这种落差。然而据陈吉宁公布的数据,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自2012年以来监测到的PM2.5数据每年都在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很明显。但京津冀气象条件比较复杂,雾霾混合,加之冬季采暖,冬天的治霾效果不明显。这给了无法进行准确科学测量的公众一个客观说明。

  其次是环保常识的普及。关于雾霾,有两大基本常识。一方面是全球的大气候格局在深刻变化。二三十年前,北方的冬季都是北风呼啸、寒气刺骨。但现在很少有这种感觉,冰雪、冷空气少了。原因在于,来自内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和阿留申群岛的强冷空气缺乏,冷空气团的强度和频度都在减弱。这些常识性信息不少人不懂,很大程度上导致误解的产生。

  另一方面,雾霾的形成绝对是跟化石能源的消费联系在一起的。雾霾突然间变得这么严重,与我国能源消费的演化有关。198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只有6.5亿吨标煤,2000年翻了一番为13.5亿吨标煤,现已超过43亿吨标煤,其中化石能源占91%。

  排放并不意味着雾霾必然生成,但不幸的是我国排放较为集中。在“瑷珲——腾冲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地区,人口占94%,国土面积占比在40%以下,人口和产业高度密集。外加中国东南部区域属于季风气候,海洋的湿润气团往北移动,北部的冷空气向南移动,南北气团容易达到均衡状态,就导致了没有风的稳定气层,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需要看到,中国治理污染的技术标准与世界同步,甚至领先,这是治霾的硬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社会心态和氛围则是治霾的软性条件。只有让雾霾治理变得可感,社会公众才会更加清楚自身都是雾霾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始作俑者,意识到肩上的那份责任。(作者是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