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试药圈乱象亟待用制度漂白

2016年12月20日 11:11   来源:光明网   堂吉伟德

  在一种新药进入市场过程中,会有几个关键的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那就是从医药企业——临床试验代理机构——试验基地(医院)。在这条“利益链”中,一些招募“中介”为了推动试验尽快进行拿到招募费,出现种种违规违法行为。他们瓜分了北京大部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有些中介虽自称招募公司,实际上却是没有办公地的空壳公司。从业人员也良莠不齐,默许或者主动帮受试者作假。(12月18日《新京报》)

  新药试验数据造假,并有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其实早在“预料之中”。因为在国内,临床试验环节造假,并非什么秘密。大面积的数据造假,早已存续多年以体系化的模式存在。

  乱象的产生已根深蒂固,治理起来自然非一日之功。就目前看来,当前试药环节的作假与体系性的问题密不可分。即便是发力一点也不能“就事论事”,需要从顶层设计开始进行制度性漂白,如此才能有釜底之治的可能。

  违法行为的泛滥与造假成本的偏低互为因果关系。目前,由于国内没有建立相应的黑名单制度,使得参与造假的药品企业、医疗单位和CRO公司未能接到处罚。而没有作出行政罚款、资格取消等实质性的处理,收益与代价之间没有可比性。正是这种高收益和零风险的失衡,才导致了造假的冲动日益强烈,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基于此,就很有必要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

  多管齐下的举措之一,就是要减少药品的审批数量,并实行分类化管理。效仿国外的经验,对新药、仿制药进行重新的定义,并在审批程序上进行改革。对于新药采取从严从紧,但又给予严格的保护。而对仿制药则实行门槛降低、数量控制的原则,这也是从根本上遏制造假冲动的源头之策。

  多管齐下的举措之二,就是要从严进行过程监控。这就要求对药品的审批,要改变之前的“内部化”到“开放化”的转变,效仿国外建立临床试验登记备案系统,公开临床试验项目基本资料供公众查询,让公众直接参与过程监督,也给了同行监督一个机会,以此扩大技术监督的外延。当然此举的最大好处在于,对药品审批的机构具有约束效果,让他们在审批上更为谨慎,也能基于外部的反映而及时纠错,避免滥批滥审的存续空间。

  多管齐下的举措之三,就是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戒。在不予批准的、药企自查申请撤回的药品注册申请比例则高达81%的情况下,仅有数家医院被立案查处,足以看出处罚的力度之轻。因而,当前要在力求放宽准入门槛,让更多的医疗机构取得试验资格之外,还要加大对造假违规等行为的惩戒力度,让相应的获利者付出代价。比如通过黑名单制度,取消其试验的资格并作出行政处罚,并加大溯源机制的实施,让上游的药企和行政监管人员、临床监察员都要为此负责。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其安全性与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药品试验环节的严重造假,根本上还是治理失序的表现。立足于现实而从制度开始入手,让失范和失灵的责任坚挺起来,是破解造假顽疾的当务之急。(堂吉伟德)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紧盯污染源 也要防造假    2016年11月11日
  • ·“公益主播”造假危害公益    2016年11月07日
  • ·环评民意调查造假带来双重危害    2016年08月12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