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的路上特别堵、行驶缓慢,开始有车走应急车道,心里很是鄙视这种不守交通规则的行为;随着自己的车被一辆辆车从应急车道超越,心里逐渐愤愤然,一个转向也上了应急车道,走上了曾经“鄙视”的路。
诚如上例,我们鄙视有违公德、破坏规则的行为,有时候却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同样的事。现实生活中,这种道德认知与实践行为相背离的现象,并不少见。有人曾经做了这样的实验:人手中有两个可支配任务,一个有趣且有奖励,一个无聊没有奖励;要求被试者把其中一个任务留给自己,另一个安排给别人。结果令人失望,几乎没人认为把好的任务安排给自己是道德的,但80%的人却作出了相反的选择。
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道德伪善”。简单地解释,道德水平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态度上,一到具体行动却总是背道而驰,言与行、知与行“两张皮”。这样的现象在网上被集中释放出来,因为匿名且隔着屏幕,不少人喜欢挥舞道德大棒,从道德上品评别人行为的对错,而事实上,因为陈义过高,自己都是决然做不到的。
坚守道德,一般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便是利益,包括便利、舒适、自由等;很多人选择了妥协乃至违背道德,原因是难以出让这些利益。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是非与利弊的选择,二者同向时,鱼与熊掌兼得,一切都好;二者逆向时,不可兼得,二难选择、取舍之间颇费思量。作出了弃是非、选利弊的选择,那就事实上违背了道德,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自己讨厌的人”。
拒绝“道德伪善”,避免成为“自己讨厌的人”,关键是要有“自省”机制,古人所说“日三省乎己”,便是修身的关键。我们要有这样的自觉:像每天“照镜子”一样,经常检讨言行,避免自身的行为过分屈从于利益,而违背自己的道德,尽最大可能做到知行、言行合一。
但如果总是强调舍利取义,难免过于高蹈,不想伪善就只能做圣人吗?过分委屈自己的结果,往往又会造成更大的“伪善”——道德难以落实。怎么办?道德水准不能降,利益层次却是可以提升的。
在心理学层面,道德观与利益观其实是相伴而行、不可分割的。心理学研究认为,人道德水平的提升是个渐进的过程,道德水平提升一点,利益观就会提升一点。如果两者总是相匹配,则对个人来说,就是一个正向的修炼过程;如果两者出现了落差,就容易出现“道德伪善”。比如道德观高了,知道什么是善的,但利益观落后了,眼中的利益太多,权衡的时候,就容易天人作战,作出令人失望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利益观至关重要,甚至最终决定我们的道德在一个什么水准上。
那么,如何提升发展我们的利益观?其实古人早有论述,孔子说“见利思义”,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如此等等,其实都是告诫我们,先义后利,义然后取,公利大于私利,“我为人人”,然后才能“人人为我”。年轻人在成长路上,尤其不要被“利弊即是非”的简单思维所困扰,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利益观,直至让自己迈入一个良性的提升之途。
康德有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我们匆匆前行,丰富了阅历、认知了社会,提高了能力,可不要把“道德”留在了身后。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