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名师成硕导,成败关键在“导”

2016年11月22日 08:26   来源:红网   乔木

  11月18日,德清县第一中学周忠芬等4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多了一重身份,他们加入杭州师范大学与德清一中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成为杭师大的研究生导师。据悉,德清一中是杭师大在省内选定的第四所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的重点中学。(11月21日《浙江日报》)

  中学名教师变身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听起来着实有点“耸人听闻”的意味,也极易让不明真相的人们对此“校校合作”方式的效果产生怀疑。但细究之后便会发现,此“导师”绝非真正意义上的高校研究生导师,而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实习老师而已。就好比在许多用人单位里面,都会给新接收的大学毕业生指定一名指导帮助他学习、锻炼、进步与提高的师傅一样。

  换句话说,所谓的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无非就是高校为研究生们寻找到的一处供其在学习实践中提高自我的实习基地而已。至于最终的培养效果如何,依笔者看来,则完全取决于作为“导师”的这些中学名师到底怎么“导”“导”什么?

  “导”得好了,这些教育硕士会在所参与的教学实践中,收获到许多在高校里无法得到的实践理论与教学心得,使他们的学习研究更接地气。但若是“导”得不好,结果则完全另当别论。就像用人单位里面针对新毕业的大学生所开展的“导师带徒”一样,如果徒弟认真学,师傅用心教,那么徒弟便会进步神速。反之,如果徒弟吊儿郎当,师傅三心二意,则徒弟必然一事无成。

  不过必须承认,杭州师大与德清一中的“校校合作”从整体教学意义与研究生培养方面来说,还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如果落实得好,也确实能够对研究生的培养与成才起到不小的帮助作用。从这一点看,着实不失为一种值得在各高校间进行推广的好办法。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