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扶贫项目要多让百姓“说了算”

2016年11月09日 09:1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梁建强

  咸安区黄荆塘村的砖茶、赤壁市官塘驿镇的有机猕猴桃、通山县石垅村的小龙虾……近期,农业部在湖北咸宁召开全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经验交流暨村企对接活动。产业扶贫的“咸宁模式”,受到关注。以产业扶贫助推精准扶贫,项目选择是关键。项目怎么办,离不开多让百姓“说了算”。

  “头年一哄而上,来年一拍两散”,当前,在不少地方,扶贫项目正遭遇着“热不久”的尴尬境地。项目启动时风风火火,推进时却“磕磕碰碰”,甚至最终沦为“烂尾工程”。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西部某地在没有试种和调查研究的情况下,以每亩430元的投入,发展了1.5万亩从北方引进的金银花,按当初设想每亩至少产100斤干花计算,可年产750吨以上干花,但当地实际干花产量不到5吨。总结金银花项目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群众以“不管护、不搭理”等方式冷对抗不愿意种植的项目。

  发展特色扶贫项目,发挥各地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不能只依靠“自上而下”决策。记者长期在一线调研时发现,不少地方,引进项目时“跟风”严重,听说什么产业“热”,就忙着在贫困村推进,且动辄“千亩基地”“万亩示范”。项目落地前期,并没有充分的市场调研,也并未听取群众的意见,因缺乏前瞻性的判断导致产品滞销,或者产品与周边同质化严重、产量上升但价格下降的“丰产难丰收”事例,比比皆是。这样的扶贫项目,不仅难以长久,也极大地挫伤了群众的参与热情,负效应不容忽视。

  扶贫项目的确定,需要保证充分的群众参与,需要多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多听取群众的意见与呼声,多让百姓“说了算”,少一些盲目为之,少一些“拍脑袋决策”。产业扶贫的推进中,听取群众的意见、收集群众的建议是推进项目的“前置条件”。

  以黄荆塘村为例,村里经过广泛调研、召开村民大会,最终将主导产业确定为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目前,茶产业让黄荆塘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百姓“说了算”,项目自然更受欢迎,由此产生了扶贫的“正效应”,带动了百姓的增收致富。

  类似的情况,也在咸宁通山县南林桥镇石垅村得以印证。作为湖北省纪委监察厅新农村建设和脱贫奔小康驻点村,石垅村的支柱产业项目确定,也是基于百姓的“话语权”得到保证。如今,石垅村已经成为以小龙虾为主导产业的专业村,2015年村民的人均纯收入超过全镇平均水平2487元。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让百姓“说了算”侧重于决策过程中的百姓参与,而不是政府部门推卸责任、完全放任不管,抑或是不作为、慢作为。

  正所谓,“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巧心;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任何一个扶贫项目,都很难确保得到所有百姓百分之百的认同。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的及时介入,走实、走好群众路线,为百姓答疑解惑,让百姓能够对项目的前景、益处等“心里有数”。

  扶贫项目的确定需要百姓“说了算”,项目的推进过程也要百姓“看得见”。当前,贫困村往往有不少来自于上级部门的经费支持。这些经费,究竟有多少用于了村里确定的产业项目之中?需要让群众充分知晓。及时对相关资金的使用进行公示,并根据群众意见进行及时调整,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打消百姓疑虑,还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之上。

  政策和项目更“接地气”,方能更好地融合区域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产业扶贫,唯有让群众充分参与、评价、监督,才能赢得百姓认知、认同、认可,进而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