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定位不精确 教育焦虑难退却

2016年11月08日 15:16   来源:南方网   丁慎毅

  喊了多年“累、累、累”之后,各地针对中小学生的“减负令”纷纷出台。下课早了、作业少了,考试的方式也变了,可孩子、家长仍是“累、累、累”。焦虑,成了形容当下家长心态最常见的一个词。(11月7日《人民日报》)

  多年来,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都曾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2011年全国两会上,“减负”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除了“规格”提高,减负的措施也变得更加具体。尽管政策频出,孩子的负担和家长的焦虑却始终没有得到缓解。

  日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研究”报告调查显示,“00后”在校时间和做家庭作业时间均超过“90后”,学习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重,睡眠不足现象也更严重。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依然存在而通过培训班给孩子加负担,通过教育APP给孩子额外下载作业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布置的素质作业多了。于是,孩子减负、家长增负,负担从课内转向了课外。

  比如,学校组织孩子们去海洋馆,回来之后让每人画一幅“海底世界”;再比如,老师让每个同学都交一份记录假期生活的“小报”,要求把孩子假期里的活动做成PPT,分成几个系列。这都是孩子不可能独立完成的任务。所以很多家长都觉得,现在学校布置的文化课上的作业减少了,但手工、绘画、制作等任务却多了起来。许多任务与其说是布置给孩子的,不如说是布置给家长的,需要家长的全力投入甚至是越俎代庖。

  那么如果素质作业能够轻松些而又不影响孩子的素质培养,让家长和孩子把素质培养当成快乐的一件事,或许家长的焦虑就会减少乃至消失。

  其实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强调,一直都是和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并行不悖的。但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究竟是什么?似乎没有一个定性定量的科学说法。于是,各地各学校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或学习别人的做法来搞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设立几个琴棋书画培训班,不完全是单纯地去乡村体验体验生活,给孩子布置什么手抄报、挖蚯蚓捉蛐蛐,也不是非得家长陪着完成,更不是机械理解下的不考试、不留作业。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位特级教师曾经总结出“十学会”: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说的虽好,但这也只能是一种感性的理解。

  比如说孩子的玩耍,怎样玩耍才算一种素质教育?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通过十多年的研究,发现幼儿园孩子的社交能力(由玩耍发展而来的好处之一)和他们成年后的成功之间有所关联。玩也以创新的方式被用于治疗有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和生理上的障碍的儿童,以及用于创伤后的情绪治疗。未经组织的自由玩耍尤其能对孩子的执行能力有所帮助——加强孩子自我管理(例如在压力状态下保持冷静和专注的能力)和情绪应对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的能力;玩还能培养沟通能力,让孩子学会化解矛盾,玩能提高孩子学习的能力,玩能让你和孩子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如何通过科学实验的总结来提炼出一套素质教育的科学体系,给素质教育一个精准定位,已成当务之急。没有科学的素质教育体系指导,我们的很多所谓素质教育不过是事倍功半,难免不增加老师、家长和学生的焦虑。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