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时时有,隔一阵儿,就会出来挑逗民众脆弱的心理防线。而官方的辟谣,很多时候只能扬汤止沸,似乎很难抑制民众的恐慌与愤怒。
近日,网传北京新的道路交通及车辆管理措施将于2017年起实施,称“二环内分时段收拥堵费”。有媒体从市交管局、市交通委等部门获悉,未得到上述通知,工作人员建议市民勿轻信,“要以官方发布为准,建议市民随时关注有关部委网站及正规媒体发布的消息”。
北京市将收取城市拥堵费,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谣言。此次网络传言,不过是将施行时间说得更具体罢了。而官方的回应也并没有给出更多的信息,甚至也没有明确否认,只是泛泛地说,不要轻信,要“听我的”。可官方的权威发布却迟迟缺席,甚至讳莫如深,这又如何让民众有踏实感?
对于拥堵费收不收的问题,随着这些年陆陆续续的“吹风”,相信民众心里已大致有谱。去年年底,北京市交通委缓堵处负责人就曾向媒体有过披露,“拥堵收费是国际大城市普遍实施的一种市场化手段,就是用价格来调整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然后北京市也正在研究。”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也表示,“现在确实行业主管部门和法制部门在研究论证。”前不久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也明确提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引导各地依法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差异化交通拥堵治理措施。要根据城市交通状况,适时研究推进城市交通拥堵收费政策。
可见,至少在决策层面,拥堵收费大体上已无问题。接下来的,不过是时间、标准、范围等操作层面的问题。而恰恰是在这些关乎民众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官方信息极为稀薄,语焉不详,躲躲闪闪,由此产生的信息滞后乃至真空状态,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收费政策事关社会的公共利益,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公众乐见的,绝不是有关部门“咣当”一声扔出来的一个结果,而是希望看到决策形成的全部过程。讲得更具体一点,社会公众有意愿、也有权利参与这个决策的过程,什么时候收、采取怎样的标准、有哪些救济手段等等,都应该摊开了讨论。
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决策民主化的过程。不是说民众搅局,恰恰是在这样一个有当事人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消除歧见,回应质疑,乃至逐步形成某种共识。具体说,相关部门既然已在研究论证,为什么不能把相关的进展情况向社会公开?既然也承认拥堵收费是一种市场化手段,为什么不听听广大交通参与人的意见?
如果非要等到有关部门自认为“时机成熟”才肯发布,则这样的政策仍脱不了“闭门决策”的嫌疑。到那个时候,民众喧嚣的质疑声浪,只会更高、更激烈。类似的民意被堰塞、被强迫的例子,在很多地方均不鲜见,由此产生的民意戾气以及社会成本,尽管会在行政压力下暂时噤声,却不会自行消失。久而久之,不仅会降低政府的公信力,也会使公众的不信任感乃至不满不断增强。
公共政策的决策核心正在于公开透明与开放性,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理应做到最大的坦诚。如果总是视民意为阻碍,视参与为寇雠,视公开为麻烦,依然循着神秘化的思维,以行政化的路径强行推进决策,则其只能与“市场化”、“民主化”渐行渐远。
说到底,征收“拥堵费”治理拥堵,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究竟是不是为了收费而收费、收费之后拥堵能否改善、公共交通能否满足公众出行需要,凡此种种,均属于阳光下的公共事务,不能只靠辟谣,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信息公开。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