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殷涛拒绝为成绩优异的女儿小升初择“名校”,而是让女儿进入了自己所在的外来工孩子占到了大多数的朝阳中学,这也让他承受了来自身边人的不少压力,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在作秀。殷涛的做法获得了常州市教育局局长的力挺、点赞。(9月19日《现代快报》)
一校之长将孩子留在自己学校读书而不是转到他校,无论是基于职业的要求,还是教育的自信,都无可厚非。若是连校长都要为自己的孩子择名校,很可能引起普通教师以及家长们的纷纷效仿,从而造成生源的流失,使学校失去核心竞争力。也正是基于这种关键利益诉求,很多学校为了留住生源而采取了相对过激的手段,比如,2015年,江苏宿迁青华学校的部分教职工反映,该校强制要求教职工子女在升学时必须报考本校,不然就停职处理。2013年,湖南郴州永兴县一中的曹和(化名)等5名教师称,因他们的子女在当年学期未在永兴一中就读高中,他们接到学校办公室电话,被要求去该县实验中学交流教学1到3年。
有了这些留住生源的内部“潜规则”,校长拒为成绩优异的女儿择名校似乎不值得称道。相反的是,校长利用自己的职务影响或者人脉关系,把孩子送到名校去读书,应当不是一件难事,并为其他人心照不宣所认可。毕竟,现实生活中,鲜有一所教学质量一般的学校校长或者老师,能在有机会给孩子择校之时,把孩子留在本校读书。
基于“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公平诉求,给孩子择名校有一股强大的利益驱动。也正是基于对“潜规则”的默认,才使得拒绝择名校具有“另类的况味”。哗众取宠也好,故意作秀也罢,这些论断只是基于旁观者的先入为主,而没有进入当事人的内心,确实很难读懂“另类”背后的深意。当然,无论是基于职务行为的被动,还是出于个人理想化的主动,我们更应相信《校长的孩子都去择校了,谁会相信我的教育理想》这篇文章里,真实地表达了当事人不变的初心。
确实,当下的国内教育陷入利益冲突与矛盾交织之中,使得任何改革的诉求,都遭遇到了强大的观念限制与行为阻碍。比如河北省涿鹿县教科局郝金伦自2013年任职教科局局长以来,全面推行了“三疑三探”教学改革,结果因家长反对被叫停,其本人也提交了辞职申请。2015年,湖北武汉市教育局实施取消晚自习和周六校内补课的“禁补令”,家长们认为实施“禁补令”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多,集体到教育局门口请愿要求收回。
能够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并有强烈的改革诉求,然而自己却不愿做改革的参与者,这便是包括家长在内的诸多利益者所具有的普遍性心态,并由此产生了强大的路径依赖。由此滋生的后果是,理想化诉求与实际行为选择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与割裂,以至是非不分,标准不一。结果则是,校长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会遭到非议,择校则会被冠以不自信,而不择校则被视为作秀。是非模糊与选择错乱,才是真正的教育改革之困。故而,唯有多一点“理想认同”,才能最终实现改革破题。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