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师遭诈骗咋就“活该”了?

2016年09月01日 13:17   来源:东方网   王羡古

  民间有句老话叫“看人下菜碟”,说的就是有些人不能做到一视同仁。最近,不少网友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俗语,他们一面对遭遇电信诈骗的穷学生抱以无限同情,骂骗学生的诈骗犯“死全家”,一面却又对清华大学同样遭电信骗局损失1760万元的教师“幸灾乐祸”,言语间甚至不乏“活该”之类的调调。这是怎么了?人格分裂吗?

  我们不禁很是诧异。当贫寒学子遭遇诈骗时,网民们表现出的那些同情心和正义感哪儿去了?同样的诈骗方式,同样可恨的骗子,为啥在他们眼中就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视觉效果”?电信诈骗无疑是一种极为可恶的犯罪行为,其危害性和罪恶并不会因为受骗上当者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论从法律还是从道德的角度,都不会说骗子骗了穷人就是罪该万死,骗了经济宽裕者就是“行侠仗义”,对不对?

  一些网民那略显阴暗的心理从网络上的跟帖留言就是看出来,许多人完全忽略了清华大学那位老师是诈骗案受害者的身份,反而纠结于一个“穷教书的”为什么能有那么多钱?有没有“学术腐败”?有质疑精神虽然是好的,但在完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先入为主地给别人的财产扣上“来路不明”乃至“有问题”的大帽子,是不是太武断和不负责任了?难道高校教师就不能有钱吗?难道大学老师就必须穷兮兮苦哈哈吗?难道让大学老师合法合规地富裕起来,不是在体现社会对于知识文化的尊重吗?

  还有一些人,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说什么“大学老师竟然也会被骗,这智商配做老师吗”之类的风凉话。或许他们觉得这样能够让自己在短时间内享有一种虚假的智商上的优越感吧,但事实上这暴露了他们在道德层面和看待问题角度方式上的浅薄。历数近年来的诈骗案,“社会精英”阶层中招的例子并不少见。他们或许在其专业领域是翘楚,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谁规定业界精英就一定会熟悉所有诈骗手段?

  在诈骗事件发生后,不去指责诈骗者,反而第一时间跳出来嘲笑受害者“傻”,这和被大家痛斥的“女性遭性侵害是因为穿得太性感”的混蛋逻辑有什么区别?这种声音,简直是在给诈骗犯们做“帮凶”,客观上带偏了全社会关注诈骗事件并推动其得到重视和解决的舆论范围。

  电信诈骗已然是当今社会中的一个恶疾,它的阴霾会笼罩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头顶。今天你嘲笑清华教师被骗是“傻乎乎”,焉知明天你不会成为下一个诈骗案的受害者?难道那时候你也甘心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和编段子的素材?少一点幸灾乐祸,少一点看人下菜碟,少一点事不关己就看热闹,相信就能让根除电信诈骗多一点希望和助力!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