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基层干部与农民须携手抱团“打天下”

2016年07月29日 08:19   来源:环球时报   郑风田

  近日,有网帖称基层干部抱怨抗洪救灾过程中存在“我们水里干,百姓看翻船”的现象。

  经常在农村基层调研,你会发现其实这样的互相吐槽还真不少,比如有基层干部反映:现在的农民与过去相比真是太难“管”了,指挥不动,动辄只能以钱刺激,农民的义务感与责任感缺失;过去依靠农闲时的“两工”(义务工与积累工),把农田水利设施破旧的部分进行修补,算下来也是数千亿的积累,这也是维持基层农田水利投入的主要机制,取消之后再动员农民义务来修农田水利基本上已不可能,导致农田水利年久失修,经常出现“下雨就涝,不下雨就旱”的现象;一些农民直接拿着农业“三项补贴”款买酒喝去了,应该由基层政府来运作这些补贴款,集中起来办大事。

  而农民对基层干部的吐槽其实也不少:比如,为什么会发生洪涝?还不是平时不管不问,到出事了才着急。洪涝灾害上级给没给补助款,数量是多少,又是如何发放的?近年来中央给农村的各种低保、贫困等补贴款究竟到村里多少,是不是真正按照村里的贫困程度发放? “两工”为什么取消,还不是有太多的搭车收费。种粮补贴款要真的让基层干部来运作分配,公平是个大问题。

  农业研究专家们也认为,这些农业直补款可能是中央巨大的惠农资金中最直接让农民受益的部分,对民心稳定有巨大作用。我记得2004年开始试点取消农业税时到湖北恩施调研,农民对中央政府的感激真让人动容。虽然当时一亩地的补贴数量也只有十几块钱,但边际效益对农民来讲则是无穷大的。

  现在之所以出现村民与基层干部的互怨吐槽,也跟目前双方的互动与沟通变少有关。过去因为收农业税及其他费税,基层干部还经常到村庄去走动,现在全面免除农业税及生育政策调整,基层干部与农民的交往明显少了起来,了解有限,可能互相埋怨的成分就多了,容易听信谣言。

  解决的方式还是增加沟通互动,深入基层一直是我党工作的法宝。当你真正一心想着农民,一心为农民办事,农民一定不会为难干部。只是目前各种涉农补贴项目很多,这些资金能不能公开公平地发放,各种土地确权颁证,能不能真正倾听农民的声音?各种土地流转是不是真正做到了农民自愿?各种低保补助是不是真正做到让该得到的群众拿到?如果这些工作做得很深入、很细,程序公开透明,我想农民的吐槽一定会大大减少。

  基层干部与农民,其实更像一对夫妻,合则双赢,怨则双输。在灾难面前,可能会为谁出力多少说一些气活,但要想真正渡过难关,还须携起手来抱团“打天下”。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郑风田)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