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的标志?请还“份子钱”一个清白

2016年07月22日 07:30   来源:红网   农冠斌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天保乡天保村经村“两委”扩大会议讨论,一份禁办除婚丧嫁娶以外无事酒的“村规民约”出台。如今相比村民两年前每年需要上万元的人情费,现在已减少到两三千元。(7月21日《中国青年报》)

  这一“村规民约”只有三条,其中第一条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大操大办。满月酒、周岁酒、70岁以下办寿宴、新建房屋等一律不能下请柬请客”;第二条规定“禁止打麻将、打牌等一切赌博活动”“如有违反,取消全家的惠农政策”“取消低保等惠农政策”。规定虽然简单,但却实实在在地刹住了当地名目繁多的“办酒风”,勒住了已经变味了的份子钱。

  随份子的规矩打从明朝就开始了,一直传到现在,已经成了中国一种民间习俗和传统。百姓盖房子、娶媳妇、丧葬等是大事,亲朋好友在这时候送点儿礼、出点儿钱,可以帮助这户人家渡过难关。不仅增进了乡邻的情谊,同时也见证了浓浓的乡愁。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充裕,“份子钱”也“水涨船高”,名目繁多的“办酒风”成为人们的一大负担,甚至成为不少农村家庭的主要开支。一些地区的礼尚往来也随之变味变质,成为大肆敛财的绝佳时机,最直接的,就是通过办“无事酒”。升学宴、乔迁宴、满月酒、百日酒、保胎宴……各种名目繁多的酒席纷至沓来,甚至有仅仅四、五十岁的人也要办寿宴,加上近年来攀比“份子钱”大小的不良之风出现,让有的人躲请帖有如躲瘟神,一提起“份子钱”,便换上苦瓜脸,更有一些农民工因交不起“份子钱”,过节都不敢回家。这就让“份子钱”蒙上了不白之冤了。

  《礼记·曲礼上》有曰:“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尚往来本是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人情往来,对于邻里和睦、巩固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礼尚往来既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也是我们的文化精髓。“份子钱”便是礼尚往来的标志之一。现今关于操办红白喜事的规定,大多只是针对干部,少部分地方涉及百姓,这并没有真正刹住民间“办酒敛财”的“歪风”。是时候为“份子钱”立个规矩了,减轻人们的负担,让“份子钱”回归它原有的意义,还它一个清白。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