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后二梦”写尽汤显祖的大彻悟

2016年07月21日 07:52   来源:解放日报   叶长海

  汤显祖一生学殖广博,著述丰赡,于诗词文赋,无不精当。但是,他之所以彪炳史册并为后人所熟知和激赏的,主要还是他的戏曲作品。他所完成创作的《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因其中都有梦的情节,所以被合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梦中之情,何必非真”(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这四梦,前二梦《紫钗记》和《牡丹亭》讴歌人间至爱至情;后二梦《南柯记》和《邯郸记》揭露官场黑暗,感叹“人生如梦”。

  汤氏曾自称:“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是汤显祖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牡丹亭》 上半部分写杜丽娘因情而死,后半部分写杜丽娘还魂重生,全剧表现了爱情超越生死的伟大力量。追求与重生,是《牡丹亭》的两大主题。汤显祖在第一出《标目》中曾写道:“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是杜丽娘与柳梦梅约定再世姻缘的地方。杜丽娘死后在地狱里走了一圈,由于此段因缘未了,胡判官就放她“回生”。所以,这个剧本又名《还魂记》。杜丽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曾无限祈望地诘问:“怎能够月落重生灯再红?”这里表现出她对生命的眷恋,同时表现她对人类命运的叩问。《牡丹亭》的命运,昆曲的命运亦是如此,都曾经历过如死的“冥判”,而后得以还魂重生。当人们重新选择了这些艺术精品时,就会发现,真正的艺术是不灭的,美是永生的。

  继《牡丹亭》之后,汤显祖又连续写出了“后二梦”《南柯记》和《邯郸记》。“后二梦”分别以人们熟知的南柯梦、黄粱梦为题材,通过淳于棼、卢生荣辱兴衰的一生,写尽了封建官场尔虞我诈、相互倾轧、贪污腐化的种种丑行。从“后二梦”中可以看出,封建社会黑暗体制下的官场是一个大染缸,它把踏上仕途的读书人染成肮脏色。在这些当官的士子身上,善情退而恶情长,最终堕入“极恶”之境地而不能自拔。“二梦”还写尽了仕途的凶险。在当官的路上,到处潜伏着危机,成败浮沉,不可逆料,一切都是荒唐颠倒的,不可理喻的。可惜在名利场中奔逐之人,往往利令智昏,不思进退,只有当他们遭受灭顶之灾时方有所惊悟。“二梦”深刻而又生动地揭露与讽刺了封建社会的科场、官场,这正是汤显祖对二十多年来官场经历的反思,同时也是他对人生的一大彻悟。人世既然已无可救药,何不彻底放弃呢?这时,宗教意识就自然起作用了。走向彼岸,这是人生无路可走时幻想中的一条“出路”。汤显祖笔下的“二梦”人物,最终只能选择这一条路。

  所以,若仔细体味临川之笔,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汤显祖对于在功名之路上拼力挣扎的士子是怀着普遍的同情与怜悯的。《紫钗记》 中的书生李益以自己的德才在仕途上努力,却无故遭受权势的迫害。《牡丹亭》中纯情的柳梦梅长期贫寒困顿,勤政为民的杜宝却遭逢家庭悲剧。《南柯记》 中曾建功立业的淳于棼最终授人以柄,前功尽弃。《邯郸记》中在官场弄权营私而历尽宦海风波的卢生,无异于自掘坟墓,终究难逃作为牺牲品的命运。我们在这里可以真切地感觉到作者对现实人世的彻底失望与决绝态度,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他关怀人生并总是希望救助人生的博大悲悯情怀。

  (叶长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