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吴胜利晤美军高官讲“五个绝不”提气提神

2016年07月19日 14:17   来源:中国江苏网   毛开云

  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18日在京会见了来访的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德森一行,就共同关注的海上安全问题,特别是南海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在南海问题上,吴胜利强调“五个绝不”——绝不会牺牲南海主权权益,绝不会畏惧任何军事挑衅,绝不会让岛礁建设半途而废,绝不会放松警惕而不设防,绝不会放弃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努力。(7月19日《环球时报》)

  南海仲裁庭宣布仲裁结果以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中国用实际行动捍卫承诺——仲裁结果是一张废纸:中国民用客机在美济礁和渚碧礁的机场做了试航;解放军公布近日轰炸机在黄岩岛空域的战巡;台湾方面派军舰去南沙太平岛……这些实际行动让中国人民感到很爽,让美国感到无地自容。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在全世界看到美国“生软蛋”的时候,理查德森来到中国访问,与吴胜利进行了面对面谈话。中国媒体报道吴胜利的“五个绝不”,走在了美国媒体报道理查德森的讲话之前,这在以前是少见的,由此看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自信和从容。吴胜利晤美军高官讲“五个绝不”,确实让中国人觉得非常提气提神。

  南海是中国的主权权益和核心利益,事关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国家的安全稳定、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美国不要指望我们在领土主权上作出让步。美国说南海是他们的“最高利益”,此话会被地球人当做笑话——南海与美国毫不相干,美国万里迢迢跑来南海干什么?即便南海真是美国的“最高利益”,那么美国必须清楚:你的“最高利益”必须绕开或让位于中国的主权权益和核心利益。这是中国的底线和红线,踩不得、碰不得。

  美国在南海频频挑衅,已经触及中国的核心利益。全世界都明白,美国是南海的麻烦制造者,是南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为了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国绝不会畏惧任何军事挑衅,中国军队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强力量,中国海军已做好充分准备应对任何侵权挑衅。如果美国海军依然在南海“自由横行”,中国海军绝不会坐视不管。

  南沙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在南沙岛礁进行必要的建设合情合理合法,任何国家任何人没有理由说三道四,更没有理由进行干涉和阻挠。中国在南沙岛礁搞建设,除满足必要的军事防卫需求外,更多的是为各类民事需求服务,以更好地履行中国在海上搜救、防灾减灾、海洋科研、气象观察、生态环境保护、航行安全、渔业生产服务等方面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美国凭啥对此耿耿于怀、横加指责?不管美国企图对中国施加什么压力,中方都会按计划推进并完成岛礁建设。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美国目前在南海只是秀肌肉、亮块头,但对中国而言,这是在自家门口炫耀武力,中国不能不加提防。经验和事实告诉人们,美国一直推行强权政治和霸道逻辑,只要对美国有利,美国就会见缝插针;只要对美国不利,美国就会进行包括军事在内的各种威胁。美国这一套在很多国家屡试不爽,但对中国不起作用。

  尽管南海紧张局面升级,但中国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谈判协商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正确方式,各种制裁尤其是军事威胁只能激化和加剧矛盾。然而人们看到的美国的面孔是动辄制裁、动辄军事威胁,当前的俄罗斯和朝鲜,就享受到了美国的这种“优待”,但无论俄罗斯还是朝鲜,对美国的“优待”从不买账。在南海问题上,美国妄图用这种方式对待中国,中国当然不买账。

  吴胜利与理查德森讲“五个绝不”,既是再次亮明中国的立场和底线,也是告诫美国海军不要一直在黑道上行驶。美国如果停止挑衅,南海依然风平浪静;中国从来不会主动挑衅美国,双方的弹性空间自然显现出来。吴胜利的“五个绝不”,给美国特别是美国海军指明了光明大道,走不走、如何走那是美国的事儿。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