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抢险中的舆论场

2016年07月12日 08:21   来源:长江日报   梅明蕾

  “众志成城,防汛抢险”,诚为近些天来武汉这座特大城市的最强音。虽然绝大部分城区生活已完全恢复正常,南湖等片区渍水也在逐渐退去,但对于未来天气走向,长江防汛态势,仍不容有丝毫掉以轻心。

  客观而言,因网络的存在和言路的放开,每每伴随灾害的来临及抗击,都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舆论场,这包括主流媒体的引领性报道,网民的众声喧哗,乃至坊间的人际传播等等。舆论场中压倒性的声音,应为即时性的抢险救灾信息及相关言论,这既显示着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也反映了民众在灾害面前的社会向心力,所谓“众志成城”,并非虚言。

  如同以往,应急信息传播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置疑和解析,乃至对“治本”的思考甚或“支招”。大体而言,多数类似发言,都不乏诚意,也出自建设性目的。虽然因对信息掌握的不完备或专业背景的局限,有时也未必能说在点子上,但除去恶意的造谣生事和蛊惑人心,对公共舆论的不苛求,仍不失为一个基本原则。

  不苛求归不苛求,面对公共舆论,客观而言,局内人与局外人的感受还是难得一样。以武汉为例,这轮大雨,相当于这个城市常年近半年的雨量,而渍水下降和消除的速度,则大大超出市民以往的经验,全市治城理水的努力和进步自在人心。如果舆论全然无视于此,仅仅在“历史旧账”上兜圈子,“建设性”又从何说起?更有相关的一些置疑,在此不赘。所以换位考虑,身处防汛抢险第一线的人们,此刻需要“同情的理解”是否更甚于“置疑的诚意”?

  舆论的理性、建设性,看来简单,其实并不比在一线拼杀更省心。“实然”总在“应然”之前。所以置疑者也好,支招者也罢,真心诚意的前提之外,更需有深入了解、分析事实的耐心和方法,遗憾的是,这或许已成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品质之一,所以标题党和“贴标签”的做派才会大行其道,吸引眼球反而跃升为舆论构建的最高目标。这已见多不怪。

  媒体是人的感官的延伸,人们获知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来自各式媒体。灾害发生之时的舆论场,信息最驳杂,观点最多元,辐射力也最强。这符合传播规律。我们不必苛求观点一律,也不奢望通过某种力量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但无数事实表明,真正有价值的舆论空间,必将以建设性、公信力和权威性垫底。而这些要素,无一不来自于服务公众的责任和情怀,以及科学的行事态度和方式。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